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時尚時代,無邊的寒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後轉化成物質方面的時尚,真正的時尚產業的形成,時尚傳媒的組建和發展,都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時尚》雜誌是這個過程中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

談到中國時尚業的發展,基本上跟隨《時尚》雜誌的發展軌跡去看,就能看得很清楚了。

《時尚》集團有多長的歷史,中國時尚業基本也就有多長的歷史。

因此,《時尚》雜誌在中國的意義,和西方那些大的時尚雜誌,好似《Vogue》、《Harper’sBazaar》、《ELLE》、《Cosmopolitan》還不太一樣。

西方的時尚雜誌是上百年的市場經濟中自自然然地產生出來的時尚傳媒,是產業推動下產生的傳媒。

而中國的《時尚》雜誌則基本是中國時尚業的推手和鏡子,是時尚業的一個稱得上核心的載體,而不僅僅是傳媒那麼簡單。

雖然雜誌本身是傳媒,但是它們的功能卻遠遠超過這個界限。

以我對世界設計界的觀察和了解,還真沒有見過有哪一個時尚雜誌集團能夠對一個國家的時尚業起到那麼大的作用,能夠產生一種近乎是全民化的衝擊力的。

因此,研究和回顧《時尚》雜誌,其實就是在回顧和研究中國的時尚產業發展的過程。

時尚時代 第一部分(11)

中國時尚的萌芽期,大約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

以前的十年,更多集中在文史哲的方面,兩個運動並行。

一個是官方的“思想解放”,這是因為“文化大革命”的極端破壞性而刺激產生的,從思想上打破禁錮,政治色彩自然很濃厚;第二個是“啟蒙運動”,是把西方的文化思想,特別是文史哲三方面的新思想引入國內,在青年中產生了很大的震動,這個浪潮,沒有太多官方色彩,基本上是民間一批精英人物帶動的。

所有這一切,到1989年、1990年戛然中止,很沉寂,而突出物質文化的時尚就在這個沉寂的背景下起步了。

從思想前衛,轉變為時尚追求,邏輯上是順的。

當然,思想界對於時尚會有比較消極的看法,覺得國家大事不去思考,倒一頭扎進了時裝、化妝品、家居生活的物質堆裡,玩物喪志,多少是一種逃避。

但實際上,這個轉變是必然的。

因為一方面是物質文化從20世紀90年代日益豐裕,人們渴望瞭解時尚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是人們的收入水平日益提高,開始形成具有消費時尚能力的職業階層,中產階級也逐步開始出現和形成。

何況20世紀80年代的“啟蒙運動”是一個思想運動,是少數的文化精英的事情,而90年代開始的時尚浪潮,則是大部分城市年輕的職業階層的事情,有更加廣泛的社會基礎,要知112

道怎麼穿、穿什麼、用什麼、怎麼用,要知道什麼品牌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品牌,要知道誰設計了這些時尚的產品,要知道西方的生活方式,需要收入能力支援,也需要媒體的介紹,更加需要評論界的引導,還需要一批敢於“吃螃蟹”的潮流引導者,也就是英語中稱為“trendsetter”(潮流引導者)的消費群體。

這些要素,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在國內形成了,《時尚》雜誌也正是因應了這個社會需求才應運而生的。

國內時尚業的產生,應該是1992年、1993年前後開始的。

從20世紀80年代那種戴“蛤蟆鏡”的混亂萌芽期,一下子進入到透過媒體介紹而跟隨西方時尚潮流的開始階段,僅僅用了很短的時間。

當時我們模仿、學習的時尚,是歐美在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休閒熱潮的時尚。

人們談“時尚”不多,倒是大談“休閒”很多,這其實是轉型期間用“休閒”這個比較不那麼敏感的術語來涵括“時尚”這個大概念的一種小伎倆。

休閒概念被當時國內的報紙雜誌大張旗鼓地宣傳,西方的生活便裝(叫做casualware)被商家包裝成“休閒裝”熱賣,“休閒”一詞變成全民時髦用語。

各種染色和印花的牛仔裝、文化衫充斥街頭。

這個浪潮顛覆了多少年來的好多正規的服裝概念;比如牛仔褲成了流行,而不再是軍幹服裝了;比如穿衣服顛倒層次,所謂的內長外短搭配成了一種時髦的穿法。

官方對此沒有什麼說法,一般認為這是人們生活提高的體現,而保守的家長都開始反對,“內衣怎麼可以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賀府千金

點絳唇

亂古墓地

僻處自說

炮灰有毒

車水馬龍01

正義如我不可能是酒廠之光

木遁使者

不照騙算什麼網戀[電競]

阿拉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