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璃居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三章 破例,烽火十國,青璃居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熙載裝作沒聽見,目光始終聚焦在上位的皇帝李璟身上。李璟掃視了一圈,除了侍立在右邊的劉少監之外,又瞥向左側扶劍而立威風凜凜的衛尉卿——老將祖重恩。
祖重恩,這是一個在滿朝文武都不敢得罪的特殊角色,自烈祖李昪開國改元時便一直擔任衛尉卿一職,始終雷打不動地站在龍座旁護衛天子的安危,毫不誇張地說,要知道南唐立國至今所有的朝堂大事乃至細枝末節,只需問問這位老將便可。
他自然是先帝留給李璟最珍貴的遺產之一,當年便是這個祖重恩帶著兵馬跟隨李昪控制了楊吳都城揚州,一舉剷除徐溫的後代以及殘餘勢力,可謂功勞卓著,從而為李昪順利登上帝位鋪平了道路,這是實打實的開國功臣,亦是李璟少數真正的鐵桿心腹。
登基十年來,不管李璟手下將領換了多少人選,唯有祖重恩的位置不可替代,儘管其年過花甲,體力武藝顯然已有消退,但只要這位從孩提時便護衛自己的老將站在身旁,李璟便會感到極度的安心。
“祖卿啊,你認為韓熙載是合適的人選麼?”李璟問道。
祖重恩雖然老邁,鬚髮皆白,但腰桿挺直,聲音洪亮,精氣神似乎不亞於少年人。
“陛下,臣以為韓侍郎是可以勝任的。”
“哦?”李璟對祖重恩如此明確的態度很是驚訝,殿上眾人也有些訝異。要知道這名老將可是出了名的清正剛直,雖然有著旁人羨慕不來的皇帝的極度信任,卻從來不喜朝堂之事,多年來大臣們之間黨爭激烈,祖重恩卻視若無睹一般始終冷峻如山。
因此往往李璟垂詢之時,祖重恩向來都會給出一個完美的中立答案,從不會有任何傾向性。但這一次,顯然是破例了。
此言一出,大殿上的眾位大臣盡皆咂舌,這麼些年以來,多少人意圖拉攏祖重恩而碰釘子被無情責罵的例子不勝列舉,這當中還包括不少重量級人物。
馮延巳魏岑等人自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祖重恩竟然會為韓熙載開口?看起來韓熙載的能力還真的不可小覷,連這出了名的老頑固都能為之動搖,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難道私下裡兩人有什麼關聯不成?
“朝堂之事老臣不懂,但韓侍郎此人,陛下既能將他委以中樞之職,又時常召入宮中陪駕,顯然陛下對其能力是認可的。而且老臣最煩有人以經驗論事,韓侍郎說得對,凡事總有第一回,當年老臣投筆從戎開始跟隨先帝時,不過才二十出頭,若真以沙場經驗來論事,當年陛下便不會委以重任於臣了。
何況監軍之職又非衝鋒陷陣的大將,只要忠於陛下,有衝勁,腦子靈活,便足可勝任。因此臣覺得有魏使相領軍,以韓侍郎為監並無大礙,甚至還會起到不一樣的效果。”
李璟被祖重恩的一番話忽而勾起了往昔的歲月,自己年幼初見祖重恩時,作為新入府邸的護衛不過是二十出頭意氣風發的年紀,而當年祖重恩跟隨父皇殺入揚州時,憑藉的更非是所謂的沙場經驗,而是一股不成功便成仁的勇氣和決心。
仔細想想,若不是因為先帝敢於大膽使用人才,焉有今日的輝煌景象。這麼一想,倒也不覺得韓熙載的毛遂自薦有什麼不妥了。
“連你都這麼說,朕便放心了,罷了,朕對韓熙載也是抱有期待的,既然如此,便讓韓熙載擔任魏岑的監軍使,一同領軍前去朗州吧!韓熙載,上前來。”
韓熙載不緊不慢地往前邁了兩步,臉色平靜地在群臣的目光聚焦之下走到寶座前俯身行禮,他能感覺到許多殺死人的目光盯著自己,包括馮延巳那看似微笑卻寒意凜然的眼神。
“韓卿,難得眾人這般看好你,你可莫要讓朕失望。此次你作為魏岑的監軍使赴朗州查辦李源謀逆一事,可要時刻謹記自己的職責,給朕將李源的事情查個水落石出,莫要讓朕失望!你可記住了?”李璟威嚴發話道。
韓熙載拱手點頭道:“陛下,臣記住了!臣定盡心竭力。”
李璟點頭,轉向臉色陰沉的魏岑道:“魏岑,你雖是領軍主將,還是要和韓熙載密切配合,查清此事,切不可有任何徇私隱瞞,用兵之事務必慎之又慎。希望你能給朕一個好的交代。”
魏岑沉聲道:“陛下放心,此事臣定會查個水落石出,若韓侍郎有何差錯的話,臣也會包容為先,不與他計較。但臣必須跟陛下說清楚,臣到底是領軍主將,誰也不知到了楚地之後,會面臨何種境況
韓侍郎畢竟不識用兵,臣希望關鍵之時,韓侍郎還是少做干涉,聽臣調遣便好。若是有人給臣替陛下查清此事設定障礙,或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