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部分,抹不去的記憶:老三屆新三級,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司令部的問題,在這一點上,紅衛兵運動只是一個輔助性的工具而已,遠不具備這一*所需要的那種能量和深度。
紅衛兵運動是以當時的中學生為主體的運動,它與爾後衍生的各種“造反派”組織具有明顯區別。二者似乎有一脈相承的形式,實質上卻有兩個重要差別。一是年齡構成上的不同,前者主要是未成年的青少年所組成,後者則是成年人的組織;二是兩者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也是一種序幕與正戲的關係。
紅衛兵運動還具有自發的性質。它起源於1966年的《五一六通知》,開始只出現於北京為首的幾個大城市,至“八一八”後在全國勃然成勢。雖然它有“五一六”、“八一八”這樣的大背景和前提,但“*”會以紅衛兵運動的形式全面鋪開,卻是誰也始料未及的,這種偶然性是由當時青年學生的自發舉動造成。自1967年春,全國陸續實行對學生的軍訓後,這種自發的性質才不復存在,紅衛兵開始被納入中央*控制下的“*”的“正軌”。無論此後各校、各地的紅衛兵是否仍然具有自發性質的活動,從這時起,紅衛兵作為一個整體已向御用工具轉化,紅衛兵作為一場自發性的運動,也就大致地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紅衛兵運動是“*”中具有特殊性的階段,它是在社會上多數成年人處於觀望、權衡心態時,便已獨立行動起來的青年運動,它在整個“*”中,具有相對獨立的地位。同時,它又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