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7部分,妖靈,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對其下手。而麻煩就在於,無論是修行還是妖族,對於妖族成員的認定,可以說是一致的,那就是不能化形的,都不能算為妖族,而只能稱其為妖獸,或說妖怪
生靈的反擊(下) 第四百零二章 黃漁島邊無黃魚
漁島,是位於中國黃海海域中的一座方圓不過一平島,在無邊的大海中,可以說是再不起眼不過了。不過,在上個世紀裡,為了黃漁島的歸屬,朝鮮、韓國和中國可是沒少扯皮,三國政府都認為其主權應當屬於自己。當然了,現在看來,這個爭執已經是全無意義。整個朝鮮半島,如今除了靠向日本的那一端上有近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仍然被日本人所佔據外,其餘的土地主權已經正式歸屬於中國。而那萬餘平方公里的土地遲早也會歸於中國這樣一來,中國就正式擁有了日本海的出海口。黃漁島島名的由來,是因為這裡在過去,有著大量的黃魚群,漁民們在這裡不但可以上岸休整,還可以在周邊海域中捕捉黃魚,收穫一向十分豐厚。所以後來黃漁島也成為了此島的名稱。
黃漁島並不大,除去了近海的部分之外,島上的平坦之地也不多,大多的倒是山地。換句話來說,它其實不過是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上端而已。島上也並沒有什麼動物,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鳥。其餘的就是因為漁民在此停靠時,偷偷上岸的鼠類。這些年來,又多了一些小型動物,這都是被人類或有意或無意地帶到島上的那些動物的後裔。但是沒有人知道就是在這裡,卻盤踞著一條上古異種妖怪肥遺的後裔。
據《山海經山經》載:“又北百八十里,曰渾夕之山,無草木,多銅玉。囂水出焉,而西北流注於海。有蛇一兩身,名曰肥遺,見則其國大旱。”肥遺外貌如蛇,但同一個頭部下卻有兩條身軀。可是這形象卻與《山海經西山經》中的近似生物不同,在《西山經》中的記載為:“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其廣十里,鳥獸莫居。
有蛇焉,名曰肥遺,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此處的肥遺蛇卻並非一兩身,而是六足四翼。然而兩相同之處是,每當此蛇出現時,附近封國甚至全國都會出現大旱災。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旱之兆
其實若是有古修行或說那些見多識廣的修行們得知此事,就會告知他們兩經所記載的均無差錯,只不過《北山經》所記載的是肥遺地幼年期,而《西山經》所記載的卻是肥遺的成熟期。至於出現肥遺即是大旱之年,卻是有些牽強附會了。這只不過是因為肥遺天生屬於火性妖獸,又是性情暴虐,一旦受到攻擊,那即是不死不休的戰鬥。戰鬥過程中常常為因此而產生燎原之火。在古代,中國大地上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山林和一望無邊的草原,一旦生山火或草原大火,以當時人類的技術條件,是根本就無法撲滅的。而大火過後,萬物都被焚化一空,傳來傳去,陰差陽錯地就成了大旱之年了。
而黃漁島上地這條肥遺,原本是一隻被掩埋在海底沙土中不知道多少年的卵蛋,隨著海底山脈的逐漸抬升,而慢慢的露出了水面,並經陽光的照射而孵化出來,在這座與大陸隔離地小島上,靠著海中的魚類和那些在島中休息停留的鳥兒為食,到現在在人間界已經生活了數百年。而且隨著時間地推移,它的靈智已然漸開。而那些上古異種在血脈中所遺留下來的記憶傳承也漸漸地開啟。早在二百年前,它就已然慢慢地減少了血食,而是每夜爬到黃漁島的最高處吞吐月華,修煉自身。
這上古異種妖獸與普通地妖族不同,它們並不用像普通修煉而成的妖族那樣,非要經過千百年的修煉,再承受過雷劫,才能夠從獸身化形成為人形,並且開口說話。與普通的那些妖族相比,它們這些上古異種妖獸,就好比俗世中的太子黨,不僅進入體制中的就高於他人,而且只要熬到了一定地年限,自然就會飛黃騰達。若是在這過程中,再有什麼奇遇,那自然更是前途不可限量。而這一隻肥遺,此時就已經臨近可以化形的時候,這也是它進化到成熟期地時候。一旦成功的化形,它就可以長出六足四翼,從而能夠離開這塊它已經生活了數百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地巴掌大小的島嶼。它渴望能夠像自己地先祖那樣,翱翔於大地之上。而不是這數百年來已經令它看得厭煩的大海。高山、河流、平原、森林、還有那些千奇百怪的生物們,都令它為之嚮往。
這片大海,雖然為它幼年時期提供了豐富的食物那些多得簡直令它覺得一生一世都無法吃完的魚群,還有海底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石頭,但是如今的大海卻是令它從心裡感到不適。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毫無變化的大海已然令它厭煩,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