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七回,玉樓人醉杏花天,王老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李二聽聞此言,唬了一跳,笑道:“喲,前兒剛打發了一個閨女出門子,怎麼今兒倒給人一口氣買了四五個丫頭,是哪家的三老四少,房裡這般用人,莫不是金剛不壞之身?”說著,輕佻一笑。
那蘊姐聽了,啐了一聲道:“虧你還是個秀才出身,倒這般油嘴滑舌的,原不是姐兒們的典身錢,實話對你說了吧,今兒咱們家裡的娘娘,只怕又要接客了。”
那李二先生聽了,唬了一跳,連忙又開了賬房,取出那一千兩的票子來,作勢遞給李蘊姐說道:“既然恁的,這個銀子小人可不敢收,旁的不說,只怕咱們家那一位娘娘也未必樂意,萬一在趙官家面前撒個嬌兒,你我都是掉腦袋的勾當。”
那李蘊姐也知道這事難辦,怎奈她是鴇兒出身,油鍋裡的錢也要伸手撈出來話,親生女兒都逼著做了窯姐兒,就不用提起旁的來了,如今白花花的銀子就放在眼前,豈有吃到嘴裡又吐出來的道理,因對那李二先生道:
“二爺,這事很不與你相干,凡事有我呢,俗話說得好,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如今老孃既然對那師師丫頭有了養育之恩,往大了說就是國太,整個兒大宋朝只怕也沒有殺我的刀,如今寧可冒著險,這個銀子老孃也是要定了,你只管上賬無妨,一切有我呢!”
那李二先生聽了,沒奈何搖了搖頭道:“這也罷了,左右不與小人相干……”說著,果然將那一千兩的銀票歸入賬房之中不提。
卻說那李蘊姐收了銀子,回在房中,找了幾件乾淨體面的良家衣裳換了,也學做誥命妝束,滿頭珠翠端莊富麗的出來,帶著個小丫頭子,搖搖的就往小御街繡樓上去。
倒也未敢十分張揚,到了門首處,先命小丫頭子上去通稟一聲,那李師師聽見媽媽來了,慌得丟開了琵琶弦子,只穿著大紅的睡鞋就跑下樓來,見了蘊姐道:
“媽來了?怎麼不上來坐坐,倒叫小丫頭子來通傳一聲,這不是要折死女兒麼?”說著,上來十分親暱的挽了蘊姐的手臂,拉她上樓。
書中暗表,原來當日李師師乃是京城王氏家中庶出女兒,只因大房不容,將她母女兩個趕打出來,那當家的爹也是窩囊,不敢爭競,就將李師師和她母親暫且安置在一間寺廟之中,按月供給香火,或有機會一聚時,自來僧房之中相會。
誰知饒是如此,那王老爺也過不了幾年,竟一病死了,這一回大娘子更加得意,竟至此斷絕了來往,再不肯拿出一個子兒來將養他們孃兒兩個,有過幾日,她母親也因為死了漢子,貧病交加的挨不住,撒手去了,拋撇下一個幾歲大的孤女,就養在寺院裡頭。
好在那些僧眾都是出家人,慈悲為懷,不曾將師師攆了出去,只是也不知如何嬌養,不過是跟著吃口大鍋飯,將將餓不死也就罷了。
只因當日沒有好生照料,這師師姑娘自小兒就是面黃肌瘦的,看著可憐見兒的,也瞧不出個好模樣兒來,多虧了有一日那李蘊姐在長街之上遇見了,一眼看出這是個美人兒胚子,因領回家中,改作姓李,錦衣玉食,比尋常人家的小姐還尊貴體面,又給她撥了兩個丫頭服侍著。
師師姑娘自小受李蘊姐知遇之恩,雖然年紀稍長,知道這蘊姐無非是將自己當做是奇貨可居的搖錢樹,只是天長日久受人恩惠,母女之情在所難免,是以這一回見蘊姐哀兵姿態,委委屈屈的前來求見,心裡就不落忍了。
連忙下樓接住了,母女兩個手挽著手上了繡樓。李師師一面服侍母親,心中暗道,莫不是當日所說那個舉子老爺今兒來了,想必是媽媽受了他家好處,定要指名我前去服侍,也罷,既然答應了那吳二相公,此番就順水推舟做個人情,也叫媽媽面上好過一些。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小狐狸、曇花一現、櫻桃小微、莉莉桃花、粉豬、碧城、小離、西西亞、知柏客官的惠顧~最近一次性更兩個文,讀者有點兒數不過來了0 0,遺漏的客官們請原諒老吉!節日愉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