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8章 亞歷山大,神話三國,莊不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亞歷山大?”劉辯愣了一下,連連搖頭:“我怎麼能和那樣的傳奇人物相提並論。”

“怎麼不能?”蔡琰爭辯道:“亞歷山大二十歲繼位,二十三歲開始遠征,陛下十七歲即位,十八歲統兵掃蕩草原,可比他強多了。”

劉辯眨了眨眼睛:“遠征是需要充足的財力為後盾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遠征的消耗更是驚人。山東背叛朝廷,朝廷如今入不敷出,怎麼可能支援得起萬里遠征?”

蔡琰笑了起來,眼睛笑成了月牙,猛然間和貂蟬的媚眼有幾分相似。“陛下,我要說的正是財賦的事。”

“哦?”劉辯興趣大增,打趣道:“你什麼時候又研究起經濟來了?”

“陛下讓我研習希臘、羅馬的事,希臘可不就是以商興國?”蔡琰得意的撇了撇嘴:“而且,我從胡商那裡打聽到,我大漢的絲綢在羅馬可是最愛歡迎的商品。這些人不遠萬里,拋妻別子,長年奔波在草原上,為的就是豐厚的利潤。陛下,你都不敢相信,這條商路上的利潤有多大。”

看著蔡琰發亮的眼神,劉辯禁不住想笑。蔡琰雖然熟讀儒家經典,但她畢竟不是蔡邕那樣的儒生。蔡家是陳留著姓,蔡邕即使不治生產,也可以過得很安逸,所以他有底氣淡泊名利,言不及利。蔡琰則從小跟著父親流落江湖,她經歷過沒錢寸步難行的窘境,所以對利的貶斥只是侷限於論學問的時候,並沒有深入到骨髓。現在談到草原上的商路,又是為劉辯解憂,她更是一點心理負擔也沒有,侃侃而談,口若懸河,不時的冒出一兩句希臘語、波斯語,儼然一個資深海歸,誰會相信她學習這些語言還不到一個月。

聽了蔡琰的分析,劉辯這才知道草原上的這條絲綢之路養活了多少人。

絲綢是大漢的特產,就目前而言,只有大漢全面掌握了養蠶、繅絲等一系列的工藝,能夠批次生產絲綢,而各國的權貴階層對這種輕便華麗的織物都非常著迷,以前的希臘、波斯,現在的羅馬、帕提亞、貴霜,甚至是草原上的鮮卑貴人,都將這種神奇的織物當成夢寐以求的至寶。

在羅馬,絲綢與等重的黃金等價。

絲綢不僅給生產國帶來了利潤,也養活了這條路的無數人。大漢的商人安土重遷,輕易不遠行,最遠的不過到西域,大部分不會走出漢境,真正販運絲綢的是他們口中的胡商。而沿途的西域各國、貴霜、帕提亞則透過對經過的商人收稅獲得了大量的財富。

生產絲綢的大漢其實只拿到了極少的一部分利潤,而且這部分利潤都被掌握了市場的世家豪強瓜分了,朝廷並沒有得到好處。原因很簡單,除了車船關隘的稅收,大漢是不對商業本身收稅的。

大漢沒有從絲綢交易中獲利,但是大漢的作用卻不可忽視。商路的暢通需要安定的社會環境,隨著大漢內部的各種問題,大漢對西域失去了控制,經過西域的絲綢之路處於半中斷狀態,商人們不得不從草原上往來於大漢。此時此刻,他們想到了大漢的好處,迫切的希望大漢出兵,重新控制西域,疏通這條商道。

絲綢的生產地主要在青州和兗州,臨淄和陳留號稱衣被天下,但是他們要走出大漢,卻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西行入長安,經西域出塞,一條是北行入草原,經由草原西行。現在,劉辯控制了彈汗山,掃平了中部鮮卑,等於將這兩個出口同時控制在手中。

山東有大量的絲綢,可是絲綢之路卻控制在朝廷的手中。

“真正控制絲綢生產的是山東的世家,如果失去了這兩條商路,他們的財富就會大大縮水。陛下,有了這兩條商路,陛下還擔心什麼財賦?”

劉辯看著蔡琰,笑容從嘴角綻放:“阿琰,這就是知識創造財富,你現在是個知本家了。”

“知本家?”蔡琰品味了一般,掐起指尖,咯咯笑道:“臣妾有陛下封的萬戶侯,又不缺錢,不稀罕做什麼知本家。臣妾只想陛下成為亞歷山大的時候,能為陛下執筆,為陛下的宏圖大業著書立傳,攀龍附鳳,在青史上留一點薄名。”

“哈哈哈……”劉辯大笑:“不是你沾我的光,是我要借你的如椽巨筆。阿琰,你可不能在書裡黑我啊。我知道,你們這些讀書人的筆桿子也是可以殺人的。”

“嘻嘻……”蔡琰掩著嘴,笑出聲來:“陛下也怕春秋筆法嗎?”(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球英靈:開局召喚齊天大聖

心絃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