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1章 文武不均(為陸伯言盟主加更!),神話三國,莊不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策哭笑不得,就連周瑜都懵了,不知道劉辯說的是真是假。

劉辯的反應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他們所有的預案都落了空,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這個局面。

忽然之間,二人有一種錯覺,他們面對的根本不是天子,而是和他們差不多的少年,雖然只是第一次見面,卻一見如故,成了傾蓋之交,劉辯主動幫他們謀劃如何報仇,彷彿他根本不是孫策要復仇的物件,和這件事一點關係也沒有。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他根本不怕,還有些無聊,希望孫策能給他帶來一點刺激。

孫策正在彷徨之中,忽然感覺旁邊投來一束譏諷的目光,轉頭一看,只見一個年方八九歲的小兒,穿著一件得體的郎服,手裡捧著一個盛有筆墨的托盤,靜靜的站在一旁。孫策大惑不解,怒氣暗生。我根本不認識這個小孩,他為什麼用這種眼神看我?難道是看不起我嗎?

孫策怒氣衝衝的回瞪過去。

陸遜皺了皺鼻子,不屑一顧,走到劉辯身邊:“陛下,筆墨準備妥當,請陛下擬詔。”

劉辯看到孫策的怒色,忍不住笑了:“孫策,知道他是誰嗎?”

孫策緊抿著嘴唇,一聲不吭。

“他就是廬江太守陸康的從孫。”劉辯在案前坐在,陸遜將筆墨送了上去,又鋪開空白的詔書。劉辯提筆蘸墨。一筆一畫的寫了起來,時間不長,便寫完一份詔書。看了看,滿意的點點頭,眼皮一抬,譏誚的打量著孫策。“這封詔書是嘉獎陸康守廬江之功,朕親筆書詔,不為別的,只因為他的耿耿忠心。”

孫策臉色尷尬。陸康有功。是因為他無能,可他不是敗在陸康的手裡。而是徐晃的手裡。劉辯這麼做,等於當面打臉,可是他卻什麼辦法也沒有。再想到他之所以敗在徐晃的手裡,就是因為陸遜的求援。孫策的心情更是苦澀。

周瑜也有些默然。當初他支援孫策的時候,家裡人並不太贊同,一直按兵不動,裡應外合的計劃落空,以致於孫策遲遲無法攻克廬江。當時他還是有些怨恨的,現在形勢倒轉,周家逃過一劫,陸康受賞是意料之中的事,他的從祖、從叔大概也會得到升遷。事實證明,還是他們眼光老到,看得更遠。

“酬功賞能。為政之要。懲惡揚善,為政之本。”劉辯擱下筆,臉色漸漸的變得嚴肅起來:“你們年輕,朝廷之前用人也有不當之處,各打五十大板,就此兩清。即日起。爾等當謹守為臣之道,莫生叛逆之心。否則,朕的刀也是能殺人的。如果誰想試試,朕也不反對,只是希望你們不要辜負了朕的一片心血,枉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到時候後悔晚矣。”

孫策、周瑜悚然心驚,躬身領命。

……

馬超上前,奉上從孫策手中繳來的剖鯀吞刀,又將舒縣之戰的始末原原本本的說給劉辯聽。他是全程參與者,講敘起來可比徐晃的奏疏詳細多了。劉辯靜靜的聽著,偶爾問上一兩句,卻沒有太多的興奮。他有些惋惜的看著馬超:“沒能臨陣破境?”

馬超不好意思的笑了一聲:“山東兵不習騎兵,近衛郎又是萬里挑一的精銳,對付他們是手到擒來,根本沒什麼壓力,哪裡能破境。陛下,臣愚昧,有一事不明,敢請陛下解惑。山東兵雖眾,卻疏於戰陣,不堪一擊,陛下若提萬騎東出,破之必矣,為何按兵不動?”

劉辯無聲的笑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在馬超的眼裡,山東兵不堪一擊,可是他根本不知道,即使是這樣的兵也是經過黃巾之亂錘鍊出來的。在黃巾之亂以前,山東連這樣的兵都沒有。

為什麼山東擁有大量的人口,卻無可用之兵?當然和光武帝的政策有關。光武帝就是要壓制山東,不讓他們擁有武力,因此不惜廢除了都試製度。取消了全民皆兵的都試製度,給山東帶來了百餘年的和平,讓山東的經濟實力有了長足的發展,卻也消磨了山東人的血性。

光武帝是成功的,在黃巾起義之前,山東人在朝堂上鬧得再兇,武力卻一直掌握在山西人的手裡。可是這麼做的後果也是嚴重的,當三國混戰之後,天下歸晉,司馬氏以統一天下的精兵卻無法抵擋西北入侵的五胡,中原從此陸沉,只能偏安江南,祖宗陵寢俱落胡人之手,萬里河山成了胡人的牧馬場。

這個代價是慘重的,只是當時沒人會想得到而已。他寧可暫時放棄山東,也要將西北控制在手裡,就是不想看到這一幕重演,哪怕因此改變了歷史,可能讓他無法回到他的時代。

“行軍打仗,要消耗大量的錢財。朕現在沒錢啊。”劉辯循循善誘:“你們一百騎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球英靈:開局召喚齊天大聖

心絃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