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夢九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醫學堂,開局求娶黃月英,一夢九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而。
短短片刻之後。
劉琦便發現了些許不對。
四女臉上的異色一閃即逝,三女眼中憂色卻是越發濃郁。
小蘿莉袁倩更是如遭雷劈,雙目無神。
恐難受孕,或可一生無後。
這對一個女子的打擊可太大了,尤其是她這般聰慧早熟之人。
黃月英兩步並作一步來到劉琦身旁,小聲道:“夫君,華神醫方才為倩兒診脈,言倩兒有胞宮虛寒之症,妾身才問的……”
“原來如此,屈屈宮寒之症而已,倩兒無需擔憂。”
劉琦心頭微怔,故作輕鬆安慰了袁倩一句,才走向華佗道:“華神醫,這胞宮虛寒之症若是多加調養,應是可以根除吧……”
“袁家小娘正是好動之年,又是後天虛寒,未行房事不耗腎水,只需滋氣補血調理數月,今後多加註意即無大礙,老朽回去便為小娘開一個調理方子。”
華佗慢條斯理徐徐而道。
聽到這般肯定答覆,四女緊繃的神情才舒緩開來,長舒一口氣。
“多謝華神醫,袁倩這裡有禮了。”
袁倩喜極而泣,忙上前道謝行禮。
“袁小娘無需多禮。”
華佗擺手面向劉琦:“劉郎,那老朽便告辭了。”
“琦也替倩兒謝謝華神醫。”
劉琦拱拱手再問:“華神醫,天下多流傳你妙手回春,可醫死人白骨,不知華神醫可曾想過著書收徒,將這治病救人的醫術流傳萬代?”
華佗這位外科手術的鼻祖,幾乎已經成為後世醫術高明的代名詞。
可死於曹操之手且一生所撰《青囊經》也失傳於世,令無數醫者扼腕嘆息。
現在華佗意外被他從曹操手上救了出來,又恰好一路來了荊州,他可不想重蹈這個遺憾。
就算不談大義。
在這得個感冒都有可能要人命的年代,有一位神醫坐鎮,無疑相當於多了條命。
華佗是他定要留下的。
“著書收徒?”
華佗停下腳步,凝神思索片刻拒絕道:“多謝劉郎好意,老朽當下恐怕沒有這份閒暇,從徐州一路而來,看到無數有症難醫的百姓,老朽不日便想離開荊州,多救幾個困苦之人。”
說罷。
轉身離去。
“華神醫心繫天下百姓,晚輩敬仰之至,不過僅靠神醫一人行走天下,又能救得幾個百姓呢?”
劉琦在身後大聲喊著。
“能救一人便救得一人,劉郎仁義,還望劉郎莫要效仿那曹孟德,將華佗強留于軍中之舉。”
華佗頭也不回而道。
“華神醫怕是誤會劉琦了,只靠神醫一人治病救人,又如何抵得上著書立說,教得千百位醫者行走天下救治百姓呢?”
劉琦聲音又大了幾分。
“劉郎此言何意?”
已即將走出院門的華佗身型一頓,疑惑不解問道。
“劉琦想設醫學堂,請華神醫為夫子,只為培育醫者而立。”
劉琦立身拱手而稟。
院內四女神色為之一變,連華佗此刻也是震驚不已。
只為培育醫者的醫學堂?
恆古未聞!
“醫乃賤業!劉郎不要忘了,何況習醫必要識字,就算老夫願意將一生所學傳授於人,又有幾人願意習醫?”
華佗轉過身來,望著劉琦的目光中,此刻也多了幾分真摯。
自己好似是的確誤會這位劉郎了。
“華神醫,事在人為,若華神醫願意任教,學生與學堂選址建造之事,儘可交由劉琦解決。”
劉琦面色未改。
這天下識字的人不多,可也不少。
自己和幾個軍師商量商量,總能想到讓人學醫的辦法。
再不濟,就把軍中那些半吊子醫匠們回爐重造一遍。
“劉郎既然有此信心,老朽也就不推脫了,不過有一事需與郎君商定好,若真有學生肄業,劉郎不可強迫他們從軍。”
華佗再度開口。
在曹孟德里吃的苦可是讓他記憶猶新,他可不想自己的弟子們最後都進了軍中,而無與百姓醫病者。
“這個自然,一言為定。”
劉琦毫不猶豫。
只要能先把華佗留在身邊,其他的事都可以慢慢談。
“一言為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