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夢九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六章 正是在下(三更),開局求娶黃月英,一夢九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陽郡堵陽縣城西三十里。
何家村。
村子裡見不到一個身穿百姓服飾的村名,反倒是有不少衙役口鼻扎著白巾在忙忙碌碌。
“徐軍師,郎君今日就應該要到了吧。”
村口處。
一位身穿縣令官服的中年男子眺望著遠方,眼中帶著幾分欣喜和驚羨扭頭,望向身旁手按劍柄之人。
這位徐庶徐元直比他還小几歲,卻已是荊州大都督親信,讓他高不可攀的人物。
而他自籲也是才德兼備,可如今而立之年,也不過被劉荊州闢為一個小小的縣令而已。
“郎君昨日派來信使,今日定然會到,多謝李縣令特意找出這麼一個村子,供以大軍駐紮,庶定會在郎君面前為李縣令請功。”
徐庶回頭望著眼前國字臉,濃眉大眼的堵陽縣令拱手道。
他進入府衙說明來意,這位李縣尊便立刻起身相迎,事事以他為主,各種要求無所不應。
甚至還找到這樣一個廢棄的村子,命衙役加以修繕,提供給即將到來的荊州騎兵居住,避免引起百姓恐慌。
這一切作為都讓他異常滿意。
“那便多謝徐軍師了,何家村早已廢棄,百姓早已去宛城做了何家的佃戶和護衛,能拱郎君大軍入住,也算此地祖上積德。”
李姓縣令揖手一禮。
他做了這麼多,等的就是這句話,現在這個目的已經達成。
接下來就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李縣令,大都督讓尋的張機張仲景,你確定就在南陽?”
“徐軍師放心,張機早年被舉為孝廉,可他不願為官,行走天下研習醫術,南陽何人不知?他每次回到涅陽,尋他求醫者甚眾,我堵陽縣亦有之,軍師以軍中染疫所請,他必然會來。”
“那庶便放心了……”
徐庶望著村外眼睛一亮,指向遠方:“李縣令,大都督到了,我等上去迎接。”
“徐軍師請!”
李姓縣令帶著幾分忐忑看向遠處。
一支人約數千的騎兵漸漸走至。
領頭之人是兩個青年郎君,還有一位老將,軍容雖整,但明顯可以看出士氣不高。
“庶拜見郎君。”
“南陽郡堵陽縣令李嚴參見大都督。”
兩人撇下護衛迎上前去,參拜行禮。
“起來吧。”
劉琦隨意抬了抬手招呼二人起身,有氣無力:“元直,我交代之事你可否完成?”
這短短不到三百里路,他們整整走了七日,身心俱疲。
“回郎君,我與李縣令早已在村子內備好軍糧布匹,郎君要尋的張機張仲景,也由這位李縣令派了嚮導前往涅陽縣相迎。”
徐庶抱拳而答,毫不吝嗇自己的舉薦。
“張仲景就在涅陽老家?”
劉琦既驚且喜,忍不住又確認了一遍。
路上雖不斷煎白虎湯讓軍卒喝下,有人痊癒,但依舊病倒計程車卒還有百餘人,另外還有兩人死去。
炎炎夏日,他們當然不可能帶兩具屍體前行,將二人燒成骨灰帶了回來。
既然張仲景在南陽老家,那病倒計程車卒應該是有指望了。
“正是,我等迎接的使者五日前就已經出發,這兩日就應該到了,一切都託這位李縣令之福。”
徐庶接著道。
第三次從這位心腹謀臣口中,聽到對這位堵陽縣令的舉薦後。
劉琦終於扭頭,看向這位年約三十許的堵陽縣令李……嚴!!!
“琦謝過李縣令,不知李縣令表字為何?”
“回大都督,下官字正方……”
李嚴帶著些許不安和疑惑回道,不知這位大都督為何突然問起這個。
“李嚴李正方,本督記下了,還請李縣令回縣城內定兩方上好棺木,待張機到來時一起送來。”
劉琦回了一禮。
現在他可以確定,這位李縣令就是蜀漢那位託孤大臣李嚴了。
這人早期履歷,先在郡府中為官,然後就被老爹向救火隊長一樣調到各地做縣令,卻未做過大官,不知是看透了此人秉性還是為何。
李嚴此人能力是有,但性狹志狂,尤其私心過重,大到可拿國事要挾於人的那種。
投降劉備後,有和他人制定《蜀科》之功,也有率軍平高定叛亂之勇。
可勸諸葛亮‘宜受九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