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仙緣,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葉昊天一邊體味著那詩所描繪的悠閒清雅,一邊在樓觀臺附近穿來走去,大概來的人太多了,胸前的通靈寶玉始終是涼涼的,沒有一點發現。
沿著山道上行,不久看到一片樓觀,有重陽成道宮、遇仙觀、通仙萬壽宮、集仙觀、太一觀、玉華觀、白鹿觀等,大都敞開大門,任人進香,有的還有道人引導,隨意遊覽。
葉昊天看上去像個出遊的仕子,每個道觀都進香觀禮,留下不菲的香火銀子,所以受到的待遇也是不俗。
隨後他離開大路,向人跡罕至,山勢優美的地方行走。山上藥材很多,上佳的黃杞、白朮、地黃、當歸應有盡有,他隨手摘取了一些。在峰頂北面不見陽光的懸崖峭壁上,他竟然找到了幾株生長千年的黃精,這是大補元氣的聖品,跟以前用的靈芝功能相近,只是靈芝陰陽平衡,黃精略偏於補陰,如果能跟人參相配,就能陰陽並補,對於修煉元神有莫大好處。他鍥而不捨,希望能找到好的山參,走了許多地方也沒有找到,只是又找到了一些黃柏,貝母,川芎,紅花,這些都是煉丹所需的藥材,所以葉昊天每樣摘取了一些,放在乾坤錦囊裡。此外還發現了十餘把古劍,還有一些記載了終南道士修煉功法的玉簡,略微檢視了一下,每樣都有些價值,但也不是稀世之寶。在一個古墓裡,他竟然發現了一卷詩詞,是李白的手跡,首頁是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葉昊天熟讀萬卷,覺得這麼美的詩文尚未傳於世間,真是太可惜了,這東西落在收藏家手裡肯定如獲至寶。
走到離重陽萬壽宮兩三里的一個樹林裡,忽然通靈寶玉熱了起來。那是幾排松柏,排列成行,跟周圍的雜亂無章截然不同。他在樹林間四處走動,胸前的寶玉冷熱變化個不停,走到一個合抱的柏樹下,葉昊天停了下來。那棵樹樹齡很長,比周圍別的樹都要老很多,恐怕秦漢時期就已經有了。樹高數十丈,樹幹部分地方已經開裂了,樹冠依舊蒼翠如蓋,生機不絕。樹下全是泥土,落滿了針葉松果。他找到離樹五尺的地方,用寶劍小心挖掘,三尺深處遇到阻擋,清理四周,現出一個石棺,石棺上刻著幾個字“祖師遺物,備份於此,後世有緣,興我全真。長春真人題”。原來是丹道大家丘處機為防止全真教道統失傳留下的東西。開啟棺蓋發現一個一尺見方的玉盒,盒內有一卷羊皮紙,,密密麻麻寫滿了螞蟻一樣的小字,首頁寫著字。葉昊天先大致瀏覽一下,上面記載了北宗道家內丹學的練功方法,記載很詳細,比他在書中看到的粗略描述不可同日而語。北宗五祖是指東華少陽、鍾離正陽、呂岩純陽、劉海蟾和王重陽等五位真人,該派追求“全真而仙”,其修煉以清淨為主,即以“識心見性”為首要,以煉心煉已為基礎,同時不廢精氣的修煉,故王重陽以後稱為“全真教”。
葉昊天一邊走一邊研讀丹訣“有形皆壞,天地亦屬幻軀,元會盡而終,只有一點陽光,超乎劫數之外,在人身中為性海,即元神也…金丹之秘,在於一性一命而已。性者,天也,常潛於頂。命者,地也,常潛於臍。頂者,性根也。臍者,命根也。一根一蒂,天地之元也,祖也……頂中之性者,鉛也,虎也,水也,金也,……臍中之命者,汞也,龍也,火也,根也。”一邊研究,一邊心裡歎服,這篇玉簡的價值無法衡量,對於他正在修煉的元神出竅有詳細的指導作用。有了這篇經文,他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來到重陽萬壽宮,他燒了幾炷香,在公德箱裡放了十兩銀子,一個小道見了請他到內間喝茶。葉昊天摸出一片山上尋到的玉簡遞給他,一邊說道:“小師傅,我揀到這塊玉,上面有些字,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小道士接了過去,剛看了一眼就驚呼起來,跳著跑了出去,不一會,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道走進來,吩咐小道士:“換香茗,將我珍藏多年的極品臨海蟠毫拿來。”然後對葉昊天深深一禮,葉昊天急忙還禮。
老道說道:“這是我派第六代掌門尹志平師祖的玉簡,不知施主如何發現的。”
葉昊天道:“遊覽終南,偶然所見,覺得有趣,就留了下來。既然師傅覺得有用,就獻給師傅了。”
老道將玉簡拿在手裡,翻來覆去不肯放下。
葉昊天看看周圍,開口道:“我見附近道觀大多年久失修,不知為什麼?”老道嘆息一聲道:“唉,當年重陽真人創教以後,經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達到鼎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