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部分,仙緣,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他覺得自己所有的感官都變得比先前敏銳了很多,就連每一個毛孔都似乎擁有了獨自的靈感。
除此之外,令他感到無比驚奇的是,在菩提子的神光照耀下,平放在身前的無字書竟然現出一行行淡淡的硃紅字跡,書頁也隨著微風吹拂自動地快速翻過。
葉昊天透過頭頂的天目凝神看去,但見無字書的封面上赫然寫著“天尊心語”四個大字。看來這就是女媧所點明的東西了。
封面過後便是正文。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分明是:“萬物歸心,心外無理”以及“天人合一,性命互化。”
葉昊天看得一呆,一時之間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
天人合一還能夠理解,可是什麼是性命互化呢?萬物歸心也勉強可以理解,可是為何會說心外無理?
他還沒有來得及想明白,無字書已經翻到了第二頁。卻見第二頁上寫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互根互用而互化。”
看到這裡,葉昊天心裡略微鬆了一口氣。因為如果一本書從頭至尾全部都是含含糊糊似是而非的話,日後理解起來將會非常困難。
這段話都是老生常談了,不知何故仍然被天尊如此重視。
第三頁寫的卻是:“大千世界,一分為二,心性外物,包納乾坤。” 這也比較容易理解,說的是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可以包含在精神和物質兩大類之內。
再下面一頁是:“心生萬物,萬物有心,心物互化,合而為道!修心為上,心外無理!”
葉昊天若有所思,覺得這種說法還是有些道理的。比如說要蓋房子,必須先有構思,然後才能準備材料開始建造,如果沒有藍圖,房子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建成的。再比如一個家庭,如果所有的物質條件全都有了,獨獨缺乏愛心,沒有感情,怎麼能稱為一個家呢?
接下來第五頁上的內容才真正讓葉昊天覺得非常震驚,因為上面寫的分明是:“佛心為心,愛心為心,功德為心,思念為心,其心一也。神丹為物,魔力為物,一正一反,其理則同。佛心神丹,陰陽互根,一性一命,性命互化!道門佈道,佛家講佛,魔教傳教,所為何也?千萬人之心可化為一人之神丹,如此修煉何愁神功不成?”
葉昊天的腦袋不覺“嗡”的一聲,這就是性命互化!性為心性,命為天命,同時也是指體內結成的神丹。佛心和神丹竟然可以互化,怪不得各大教派都爭著傳道,因為教眾越多,佛心才能越多,同時才有將佛心轉化為神丹的基礎。原來天下人爭著開幫立派,每個人都想做教主,竟然有這層因素在裡面!
待得稍微平靜下來之後,他忽然醒悟這裡面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才能將佛心轉化為神丹。如果必須透過灌頂才能完成,那就未免太過侷限了,理應還存在其他的轉化方式。
正在他迷惑不解的時候,無字書已經翻到了第六頁。這一頁密密麻麻地寫了很多小字,大意如下:“丹心互化,非僅一途,灌頂小道,智者不為。互化之法,天界秘辛,至高至微,全憑自悟。餘亦僅能略述一二,細節之處難以企及。
餘倡道家一脈,認為‘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只要能看到其中的‘物’和‘象’,自然能找到‘性命互化’的方法。關鍵之處在於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致虛極守靜篤’、‘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餘傳弟子數百人,然略通此理者僅玉帝一人而已。
佛祖於菩提樹下頓悟得道,所悟者即為神丹佛心互化之法也。佛門一脈獨闢蹊徑,不修拳劍而能降龍伏虎,靜坐誦經而能溝通鬼神,其關鍵處只在‘識得本心’、‘明心見性’、‘不假外求’、‘自悟成佛’,修習方法主要是禪定與頓悟。佛門明白此理者略微多些,但也不過三、五人而已。”
看到這裡,葉昊天的心裡怦怦直跳,波濤起伏,洶湧澎湃!
道家、佛家都有丹心互化之法,這大概就是兩派傳遍天下、地位崇高的主要原因了。然而儒家呢?儒家萬事俱備,獨缺將儒功轉化為神丹的方法,以至於那麼多大儒都手無縛雞之力。這實在是儒家的悲哀。想想至今仍然被困在雁蕩的幾位大儒就知道了,他們白首窮經,在書本上和為老百姓安身立命方面下的功夫不比道士、和尚少,可是論起降龍伏虎的手底功夫來實在差得太遠。
此時無字書還在一頁頁的往後翻著,可是葉昊天已經心不在焉了。他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如何才能幫助儒家找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