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部分,仙緣,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子靜下心來。

葉昊天努力回憶在九華淨土所得到的關於佛家的記憶,同時回味自己讀過的所有佛教經典,毫不停留地接著說道:“佛心究竟是什麼東西?佛心是佛家修行的果子,它包括戒、定、慧三層境界。這是修習佛法的總則,一切佛法都不離戒、定、慧。清淨無染就是戒;寂然不動就是定;觀照無礙就是慧。

如果將佛比作一棵樹,戒便是樹根,定是樹幹,慧就是樹上開的花兒。

如果將修佛比作祛除心魔,戒就如防賊,定如縛賊,慧則如殺賊。

所以說要想修佛,第一步必須打好‘戒’的根基。我今天要講的主要就是戒!”

這時臺下有人在指指點點大聲譏諷:“看看!支那人不知變通,佛經上說什麼就是什麼?連一點自己的體悟也沒有!”

葉昊天彷彿沒有聽見一般,微笑著將監天神尺取了出來,運起功力迎風抖了兩下。

那些臺下站著吵嚷不停的人頓時矮了一截,彷彿小孩子說謊被父母忽然揭破一般,心裡頓時有些慌亂。

臺上另一邊坐著的老僧卻覺得心中一陣悸動,整個人都變得惶惶不安起來。

葉昊天拍著監天尺沉聲問道:“大家知道我手裡是什麼東西?這是一把戒尺,是來此途中經由普陀山時一位高僧給我的戒律之尺。它提醒我時刻警戒內心的妄念。

什麼是戒?戒是‘正順的解脫之本’,也是‘無上菩提本’。

戒如大地,如房之基,房子建得牢不牢,就看地基挖得夠不夠深。

戒定慧三學以戒為首,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昔年世尊入滅前弟子問:‘您老走後我們依靠誰?’

吾佛慈悲教示:‘以戒為師’!”

直到這時,臺下眾人才逐漸安定下來,葉昊天的講經也變得相對容易了很多,只聽他從容闡述道:“持戒能使我們散亂的心獲得安定。不論行善斷惡,不論離苦得樂,戒都有決定性的作用。

佛家看來,人在世間,其地位之高下,不在於他的種族是否尊貴,色相是否莊嚴,更不在於擁有多少財富,而是在於他有無崇高的德行,有無修持的佛心。一個沒有戒、定、慧的人,縱使他富可敵國,外表端嚴,在佛看來,與禽獸相差無幾!相反的,一個能夠嚴守淨戒,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就算他地位卑微,沒什麼見聞,依舊可尊為人間勝士,值得每個人敬重!”

聽到這裡,忽有一人從臺後遠遠的地方站起身來,大聲反駁道:“持戒是對人性的束縛。佛教的戒條那麼多!礙手礙腳!好好的‘自由人’不做,偏偏找來戒繩,把自己綁得死死的,這種事我們大和民族做不來!也不屑做!”

葉昊天定睛一看,發現說話的竟然是手下敗將木谷虛,看來他前日輸棋所受的重創已經無礙了,只不過覺得沒有面子,所以才坐得那麼遠。

葉昊天左手拿著佛磬,右手握著監天尺,以尺輕擊佛磬,發現隨著節奏的高低起伏,竟能自成曲調,儼然是一首《大悲咒》。

他心中高興,口中說道:“木谷先生所言乍聽似乎有理,然而實情並非如此。先生以為戒律是一種束縛,用一種煩惱的心來對待佛的戒律,這種心態首先是不正確的。

受戒有很多好處。戒律其實是佛對我們無明眾生一種最好的保護。如果我們不殺生而護生,自然能健康長壽;不偷盜而佈施,自然能發財享受富貴;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自然家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讚歎他人,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不喝酒而遠離毒品,自然身體健康,智慧清明。

佛陀曾經說過:‘有戒的地方就有光明,有戒的地方就等於有我在。’隨著大家的修持,漸漸地一路行來,才能體會出守戒的莊嚴與神聖,感覺到守戒的清涼與自在,才知道佛當時制戒的苦心!”

說完這段話,他將監天尺在佛磬上用力敲擊了兩下,作為樂曲的結束。悠揚的磬音遠遠地傳開去,引得樹林中成群的鳥雀振羽歡呼。

這段經文雖然長,卻有美妙的佛曲貫穿始終,因此臺下坐著的人大都聽得很舒服,彷彿從又悶又熱的黃梅雨季來到了涼爽的中秋,全身三萬六千個毛孔無一處不爽快。就連木谷虛也沒有繼續反駁,而是若有所思緩緩坐了下去。

臺上的老僧卻如受重創,手足筋肉不由自主地跳個不停,又痛又麻的感覺始終壓抑著他,令他幾乎想跳下高臺趕緊逃走。

葉昊天奏完一曲,又接著演奏了一曲《晨鐘暮鼓》,同時接著講經:“戒如明月,月亮代表了清涼、幽靜,同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是處青山

抵制日貨

九黎軒轅錄

沸點123

機遇與抉擇

精靈王

姐不是病貓

天涯人小小

呵呵噠![穿書]

瘋狂熱線

病書生

希望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