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三章用心良苦,帝國崛起,斷刃天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百九十三章用心
(ps:糾正一下,有讀者指出,前文有兩個錯誤,第一,橡木板沒有英尺的說法,只有英寸。第二,包鐵皮不成立,只能是銅,)
“所有理事,原則上都有機會,得到新的生產工藝的技術支援。”這話給打擊帶來的衝擊簡直就是海嘯山崩一般。蘇州張家與登州聯合商號合作的紡織廠和絲綢廠,憑什麼能在市場上立足?很簡單,價格低,質量高,顏色花樣多。這三個因素,都跟生產工藝有關。機器生產的棉布和絲綢,在價格上有絕對的優勢,質量上未必能勝出多少,但是所有布匹和絲綢的質量幾乎是一致的,不存在好壞差別太明顯的時候,再有一個就是染布的技術了,這一點上其他商戶簡直就沒任何競爭餘地,搞不來現代的工藝,搞一些近代的工藝一點,就像《大染坊》裡頭那種半手工作坊的工藝,在明朝實現難度不大。
之前的條件不過是開胃菜,這個條件才主菜,正餐端上來了。實際上崔新也好,周、葉兩女也好,對這個條件都不支援。不過是陳燮決定的,她們沒有反駁的餘地。尤其是周秀英,代表沈家出席這個會議,沈家不過是剩下一口氣,來這裡的目的是為了謀求今後的活路。陳燮就算是放過了沈家,在葉纖雲的大工業生產面前,沈家也沒多少競爭餘地了。這個技術上的支援,沈家也很想得到。經過周秀英的努力,沈家內部也做出了妥協,絲織這一塊交給周秀英去打理,其餘的權利她都放棄了。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指望陳燮了。說的不好聽一點。後半生全在這上面了。周秀英和沈家談的條件,就是接過這一攤子,讓沈家寫休書。這一攤子看上去很大。實際上早就在負債經營了,背的債務也不小的。不然沈家怎麼會放手。
會議還在繼續。陳燮看看下面商戶的反應,就知道事情妥了。來的都不是傻子,沒有人能抗拒這種誘惑。至於為何送出技術,陳燮沒有跟大家解釋。他也不需要解釋,也沒法子解釋。總不能告訴其他人,我要培育一個新的階級出來吧?自秦一來的中國,帝王們孜孜不倦追求的君主集權,儒家思想佔主導的根深蒂固。這些東西。根本就不是簡單的改革就能推翻的,必須要有一個龐大的群體,為了自身的利益,自發的去改變一些東西。而且這個群體本身,還得具有強大的實力,沒有實力誰他媽的鳥你。培育一個群體的同時,培育這個民族對外的眼光,而不是始終盯著國內那一畝三分地,動不動就天朝上國掛在嘴邊上。
陳燮很放心的下樓,從後門離開了。帶著三個近衛。在新區空曠的街道上漫步。這個新區的位置,應該就是舊上海的浦西一帶。在這個地方從無到有的建設一個新城市,做這個事情帶給人的不僅僅是成就感和滿足感。還有一種使命感。華亭本地的商人。已經聞風而動,未來這個地方,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對外的貿易。船舶司的存在,註定了這個新區的繁榮。江南商人對利益的嗅覺,根本就不用別人來指點。只要傳出開海的訊息,這一片低價就能漲十倍。當初用白菜價買下這一大片土地的陳燮,本錢早就回來了。
整個新區,目前還是一個巨大的工地,碼頭上工人在忙碌。街道兩邊的門面房早就銷售一空,就等著交房進入。開張做買賣。江南既然開了海,今後蘇浙兩地的絲綢。陳燮就不打算往大員運了,在那邊交易肯定不如讓歐洲人自己來新區這邊交易。理由很簡單,大明需要了解世界,關上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就算有人還想這麼繼續下去,也得問陳燮答應不答應。工商業繁華的江南,未來將是大明的標杆。而華亭這個地方,今後就是大明對外的一個重要窗戶。大員那個地方,怎麼看都沒法取得在華亭這裡的效果。
“荷蘭人提出交贖金麼?”陳燮登上遼東號的時候,見到了匆匆趕來的恭撒錄。走這一趟,不是單純來的送戰報,還有下一步的行動需要陳燮的知識。
“是的閣下,按照慣例,他們有權贖回自己。當然,這是貴族之間的事情。您是一個貴族,卑職以為,您更能理解他們的想法。揆一和普特曼斯,都願意以五千個緊閉的價格,把自己贖回去。”恭撒錄恭敬的回答,他說的也是實際情況。歐洲那邊,確實有這個傳統。至於是不是貴族,這個事情陳燮不清楚,恭撒錄也說不明白。
“軍官一萬個金幣,士兵五百個金幣。拿不出這筆贖金也沒問題,在煤礦挖一輩子的煤還賬好了。對了,根據你們的瞭解,如果我們的價格太高,巴達維亞的荷蘭人,是否會進行報復?”陳燮對此很不傷心,這筆贖金對他來說,可有可無。不放獅子大開口,看看荷蘭人的反應。由此來做出一個判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