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六章 遠謀,帝國崛起,斷刃天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ps:白天有事,耽誤了,先兩更。來得及就三更,來不及以後補。另,明天也有事,要去參加朋友的婚禮,如欠下章節,以後補上。
第三百七十六章遠謀
明朝的軍事體系有兩個,一個是朱元璋搞出來的衛所制度,其成員都是所謂的軍戶。後來衛所制度爛掉了,打仗指望不上,形同虛設。搞笑的是,這個制度既然都不能發揮正面作用了,居然一直保留了下來。甚至都每人去碰一下,原因何在,很簡單,利益。這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明朝中央政府不敢去碰。張居正的改革很強硬吧?實際上他的改革,還是在土地上以及監督官員工作效率上打轉轉,別的根本就沒去碰。僅僅是小範圍的改革,明朝的財政狀況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明朝不缺銀子,社會財富積澱深厚。
另一個軍隊體系就是募兵制度,這一制度開端於正統末年。比較出名的就是戚家軍了。
兩種平行的軍事制度存在,是明朝軍事制度的一個特色。就這還沒算京軍。
所以,明朝的軍和兵,是兩個概念。軍是軍戶,兵是募兵,千萬不要搞混咯。
如果是讓陳燮出任山東巡撫是一種信任,那麼讓陳燮兼任漕運總督,就不是信任那麼簡單了。這是朱由檢對陳燮掏心掏肺的一個具體表現。漕運在明朝再怎麼重要都不過分。永樂遷都北京之後,每年經運河往京師的東南米數百萬石。這是明朝的一條大動脈。
換成明朝的任何一個時期,這種事情都不會發生,哪個皇帝都不會這麼幹。但是崇禎就這麼幹了,就像他信任袁崇煥那種程度還要高出很多的來信任陳燮。不過陳燮和袁崇煥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一個喜歡忽悠皇帝。一個是用事實說話。傻子都能看出來兩者的區別。也不能說袁崇煥無能,只不過此人言過其實,好為大言。行動跟不上嘴快。
陳燮先拿軍隊下手,無非是迎合上意。同時也是一個必然。先解決山東軍隊的問題,沒有後顧之憂,下一步才是運河的問題。
劉澤清是個聰明人,如果不是聰明人,那就只能做一個死人。山東不是登州,陳巡撫不是陳大使。登州那一套是陳燮實力不足時的不得已採取的溫和手段,見效太慢。現在的陳燮,已經具備了採用簡單粗暴的手段解決問題的實力。至於說到隱患。吃飯都有噎死的。
聽到韓山彙報,劉澤清連夜求見,陳燮露出微笑的表情。點點頭道:“讓他進來吧。”
劉澤清在兩名近衛的看守下,小心翼翼的來到後院,陳燮在庭院裡喝茶上月亮。劉澤清二話不說,跪在五步之外,口稱:“末將劉澤清,求中丞大人給條活路走。”
這就是聰明人,知道自己沒得選擇,放棄一切僥倖心理。陳燮沒有看他。用手指敲了敲茶几,邊上伺候的應娘捧著一疊黑材料,來到劉澤清面前。輕輕的放在地上。
劉澤清開啟一個本子,看了一眼就渾身軟綿綿的往地上趴著,心裡的最後一點僥倖都沒了。哀求道:“中丞饒命!”陳燮站起身來,走到劉澤清跟前,居高臨下淡淡道:“這樣的本子,我手裡有幾十本。大家以前關係都還不錯,你說,我該怎麼辦?”
這就是有餘地了,劉澤清毫不猶豫道:“末將惟命是從。但請中丞示下。”
陳燮淡淡道:“山東兵那些爛賬,本憲不關心。也懶得去關心。這個總兵,你得繼續做。不過今後吃空餉的事情就不要想了。回去乖乖的,有多少人馬明天亮出來,我看了再說以後的事情。說起來,本不該先動你,無奈山東兵表現太差了。建奴在北直隸肆虐,山東近在尺咫,居然沒有發一兵一卒。我知道,你手裡能打的人就那些,可是陛下不知道。”
劉澤清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連連磕頭之後道:“謝中丞不殺之恩。”陳燮揮揮手,劉澤清被帶出去。一直沒說話的應娘上前來,輕聲道:“老爺,漕運的活可不好乾,您怎麼挑了這麼一個差事?”
陳燮淡淡道:“掌握了漕運沿途駐軍,半個大明盡在手中。這事你說合適不合適?下一步我要修路,從濟南修到通州,沒有漕運總督的名頭,怎麼做到名正言順?等幾年道路一直修到揚州的時候,你覺得會怎麼養?”
應娘聽到這裡,狠狠地打了跟寒顫。這些年搞情報,乾的黑活不少,眼界也開闊了很多。當然知道這一條路的作用,到時候登州營不論南下還是北上,都可以做到快速運動。
“大明一天不開海,漕運就得存在一天,貫通南北的大動脈,便掌握在手。給皇帝交點銀子算什麼?藉著整頓運河沿岸的藉口,能做多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