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五章輿論的作用,帝國崛起,斷刃天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二十五章輿論的作用

南京,正月以來一連串的壞訊息,讓這個安逸的城市神經變得緊張了起來。大街小巷,茶樓酒肆,談論的話題都是流寇肆虐南直隸。

《明報》無疑是這個階段最受關注的媒體,也是唯一的媒體。自打崇禎五年,陳燮辦了《明報》,南直隸文壇在上一次的口水仗中落了下風之後,察覺到報紙的重要性。復社的主導張溥倡導之下,也辦了一份《士林報》。

同樣是報紙,《士林報》的重點跟《明報》相悖,發表的都是八股時文、議政的文章。這樣的一份報紙,在崇禎六年春天出臺,跟《明報》打擂臺,結果可想而知。怎麼說呢,他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報紙,照貓畫虎,自然是反類犬。

靠著一些文人的追捧,這份報紙倒也能生存下來,但是發行量就少的可憐了,一直在一千份左右搖擺。比較激進偏執的復社成員,有了一個議論朝政的陣地。大概就是這個結果了,對整個南京的輿情沒有太大的影響,畢竟都是讀書人自己關上門來玩耍。

《明報》的辦報宗旨就是面向大眾,報道一些時事新聞,八卦趣事,自然更受歡迎。不是誰都喜歡花錢去買看不懂的時政評論和八股時文來看的。

新聞最大的特點就是時效性,這一點《士林報》被《明報》完爆。尤其是崇禎八年的正月以來,《明報》不斷的為登州營鼓吹。為陳燮鼓吹。從登州出兵之日起,連續的報道登州營的行動日程。雖然訊息相對於登州營的行動滯後了幾天,但是在南京就是絕對的新聞。

正月十六出兵,二十五就殺到了廬州,這麼快的行軍速度,真是讓整個南京百姓都覺得瘋狂。尤其是正月以來,《明報》不斷的報道流寇攻城略地的訊息,導致南京民間出現了不小的恐慌。隨著陳燮救援廬州的訊息在《明報》上刊登出來後,恐慌情況漸漸的消除。

“陳思華率部克服巢縣,流寇聞風而逃。”

“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登州營收復無為州、廬江。”

因為這些訊息的及時報道。南京民心安定,流賊渡江的擔心全然消失。因為新聞的時效性,《明報》的銷量居然在這個時間段又有小幅的增長。

讀報欄現在是南京城裡最獨特的一道風景線,每一期《明報》出來。一些讀書人便出現在報欄跟前。揹著手搖頭晃腦的讀報紙。

正月初十。新一期的《明報》剛剛印出來,早早的便有報童把新一期報紙釘在報欄上。生活艱難的讀書人,總是會選擇在這個地方看報紙。瞭解事實。所謂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這話有點扯淡,但是從側面反應出來,讀書人掌握了這個時代的輿論渠道。

對於大多數讀書人而言,《明報》的存在,不僅僅是給他們一個暢所欲言的平臺,還給了他們一個透過報紙掙錢養家的機會。讀報員這個位置,雖然是暗中存在的職業,但確實是南京很熱門的兼職。不過是閒暇的時候去讀一下報紙,就是每個月一個銀圓的收入,對於很多清貧的讀書人而言,吸引力巨大。

穿著長衫的讀書人往報欄前一站,十幾二十個不識字的百姓就圍上來,聽書生讀報之餘,還有負責解釋。

“流寇圍困桐城,登州營星夜南下解救,打破巨寇張獻忠自南下一來,攻無不克的勢頭。大家知道吧,張獻忠自離開中都之後,從未失手。巢縣、無為、廬江,這都是比較近的,大家都知道。這上面還有一張示意圖,大家看看清楚,這就是桐城。這報紙上說了,流賊被迫分兵,一股逃亡大別山,一股往南,這是被登州營打怕了。嘖嘖嘖,這個登州營真厲害,陳思華文武雙全啊。正月十六出兵,至今不過二十來天,轉戰兩千裡,流賊聞風喪膽,聞風喪膽啊!”這位讀報員,真是很買力氣的在跟百姓解釋。

南京城裡的百姓,眼下都知道,不是陳燮來的快,指望本地的官兵,南京守不守的住都是個問題。為啥這麼說呢?南京官兵三千人,在巢縣不戰而逃的事情,報紙上都說了。連帶著史可法都被報紙損了幾句。

老百姓想法簡單,明報大家喜聞樂見的報紙,報紙上說啥,大家就信啥。過去的兩年,陳燮的豐功偉績在報紙上轟炸的大家耳朵都麻了。什麼旅順一戰,陣斬建奴首級兩萬,什麼建奴肆虐宣大,陳思華揮師直搗奴巢。

雖然報紙上沒有明確的說陳燮是當代的岳飛,但是登州營秋毫無犯,各地百姓簞食壺漿之類的話,可是沒少說。潛移默化之下,陳燮就是當今的岳飛,登州營就是當今的岳家軍。誰要是說陳燮的壞話,誰就是秦檜。

所以登州營是王莽、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黎明之劫

花還沒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