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部分,金古武俠賦,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持,出招也慢了幾分,被無惡僧抓出破綻,一爪捏住手腕,打落了鐵槍。楊康大方認輸,四周一片掌聲雷動,歡呼不已。
對大家的熱情,少林寺也非常滿意,必定他們是主辦方,若應者寥寥,那怎麼行呢?(未完待續)
第0章288太湖之畔(上)
若覺得本站不錯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本來三四天就可以完結的比武,因歐陽鋒的關係,被拖了一個星期才完結。不過,眾人都有些意猶未盡,便是那些沒有上場的,也覺得這種比鬥非常的好。
這讓百曉生想到了修仙小說中的比鬥。
一個門派、家族的強大,除了傳承的完整、底蘊外,最重要的一點大概就是人多。人多了,就可以抱團,可以互相商量著來。這樣,你的經驗就成了我的經驗,你的成功就成了我的成功,修煉起來自然更加簡單。不過,一個門派大了,也會產生各種糾紛啊。
回衡山的路上,百曉生依舊在想著門派的事情,他為門派立下了教義、門規,武學方面也沒有問題了,錢途也有了,剩下的就是看他的發展了。
說來似乎很簡單,可一個門派的壯大必定觸動四周無數的利益,伴隨的是鮮血與屍體,一個不慎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百曉生不用擔心這一點,因為他足夠強,可若是刨除了這個因素,他要該怎麼做呢?
“若以自己為掌門,四周人必定避退,卻是不好。看來,自己要好好培養一些弟子,儘快把掌門之位傳給楊康了。只有這樣,才能好好看一看門派的發展規律。”
山腳下,百曉生自語了這麼一句,然後便帶著楊康上山了。
楊康沒有聽到他的話,可他感受的到,百曉生操練自己更狠了,同樣感受的還有寧採臣與那十一個小子。以前,百曉生大多把事情交給他們做,可現在百曉生除了一些簡單的事情外,其他的都親力親為,而他們這些人要做的。就是學習與練武。
“師父,弟子已經已經完全師父的任務。”楊康揉著手腕,臉色有些白的對坐在一旁的百曉生道。
他點點頭。甩手扔給他一冊道德經,道:“論語你抄完了。那就大聲朗讀道德經吧。”
楊康臉色一苦,道:“是!”
論語抄完了,我抄了三十遍啊,還是用沉重的鐵筆,您老說的太簡單了吧。他滿臉苦笑,可也不敢反駁百曉生,翻開道德經,大聲的朗讀了起來。
不一會兒。寧採臣也過來了,他抱著十幾冊書籍,放到一旁,躬身道:“師父,弟子已經抄完七冊武學典籍。”
百曉生隨意拿出一冊,翻了一下,滿意道:“不錯,抄的很認真,這是通背拳,你拿去練練。”百曉生也扔給了他一本書。與楊康卻不同,楊康學的是文,寧採臣學的則是武。
寧採臣這一輩子就這樣了。他因特殊之法,不可能有大的成就,百曉生想要早就他,就只能在見識上下功夫。讓他抄武學典籍,就是要把他打造成一個武學百科大全,並期望他從中有所領悟,即便不能在身體上突破,也要在精神上有所進益。
若是,他能創造出一門天山折梅手、獨孤九劍一類的功夫。那就是大乘了。
而對楊康,百曉生要培養的就是氣質了。讓學文來磨礪他,做到文武兼修。文武皆明的境界。如此,才配得上他的天才資質。
蕭峰是天才,可他走的是精的路線,百曉生也是天才,他走的卻是博的路線。以楊康的性格來開,他適合百曉生的路線,而那個郭靖,顯然更適合蕭峰的路線。
如此培養楊康,正是為他百曉生培養接班人啊!
楊康、寧採臣等弟子的苦日子依舊繼續著,百曉生也在沉澱自己的氣質,他讓二人抄書、讀書,自己也在看書,思考著二人的培養之路,與自己半生之路對比,尋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加以彌補、穩固,打牢根基,以求更進一步。
在練神訣的培養下,百曉生感受到自己的精神越發活躍了,他的記憶力也更加驚人,以前不關注的事情也時而在腦海中閃過。
這是精神增強的徵兆!
這讓他開心不已,忍不住的一次次研讀蕭峰留下的兩冊典籍,思考他後面推測的地方。
初看時,他覺得蕭峰的推測很有道理,可再看,卻又不那麼覺得了。
練神訣,實在是一部驚人的練神之術,其珍貴程度絕對超乎想象,可只是修煉練神訣,就能夠讓人突破先天,達到更高的境界嗎?
不!肯定不行!
精神和力,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