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如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重生之文壇女王,零落如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讀者詬病的地方。詬病最廣的地方應該是梁蕭助元攻襄陽,違背其父遺願。其實細究之下,梁蕭此舉也有其合情合理之處。梁蕭自幼自失去父母,又經歷多重磨難,未能培養成理性思考問題的能力,更多的是依靠直覺來處理問題。參軍只是為了保護和照顧被強迫從軍的幾個好友,真正讓他助元軍征戰襄陽是因為他無辜的義妹遭義軍擄走後毫無人性的毒打險被殺害,再加上有身邊的好友死在南宋人之手這令梁蕭對整個宋軍產生的仇恨徹底趨於水火不容之勢。梁蕭跟雲殊之間個人的恩怨,無疑也是促成他這樣選擇的重要原因。為了報仇,他必須站在蒙古人這邊,幫助他們攻打襄陽。其實梁蕭並非愛好殺戮,他只是憑著一種簡單的直覺進行戰爭。而在看到襄陽如同人間地獄的慘狀,梁蕭也意識到自己犯下了大錯。無關乎宋元,他給整個天下帶來了無窮的殺戮和痛苦。
世人盡皆指責梁蕭助紂為虐,可是這天下事誰是誰非真的能說得清嗎?對於宋人,成吉思汗是罪惡,是毀滅他們一切的魔鬼;可是對於蒙古人,成吉思汗卻是雄才偉略的大英雄。世人如此恣意指責梁蕭,無非是覺得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而已。
就像是書中九如大師說的那樣:名利也好,恩怨情仇也罷,不過人世間的一場虛幻大夢,到頭來不過是一場空。王侯將相、帝王霸業,最後不過是黃土一抷,千百年後只是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料罷了。
至此,《崑崙》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