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如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章,重生之文壇女王,零落如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老,您怎麼來了?”葉彌爾急忙上前扶著蘇老。之前和蘇老一直是電話聯絡,還有過幾次影片交談,還是比較熟悉的。對於徐良秋真的是隻聞其名未見其人。

徐良秋年紀比之蘇老稍輕,浸淫武俠小說一途多年,頗有些武林高手的風範,怪不得一些徐良秋的書迷管他叫‘徐大俠’。他於蘇老早年相識,關係一直很好,時常一起切磋討論,因蘇老給徐良秋幫助頗多,所以徐良秋待蘇老也是亦師亦友。

葉彌爾向徐良秋輕聲道了聲謝,便扶著蘇老坐下,徐良秋微微一笑,倒是個心思通透的丫頭。

“哈哈......你這丫頭在文壇還有音樂圈攪風攪雨,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動彈當然要給你搖旗吶喊一番啦!”蘇老是打心眼兒裡喜歡葉彌爾,一開始是喜歡她的才華,聊過幾次,才覺得葉彌爾這個人值得相交。

當接到天城衛視的邀請,蘇老不僅自己答應了,還舍下老臉拉來了徐良秋,真如他自己所說來給葉彌爾搖旗吶喊來了。

幾番寒暄之後,鄔菁菁平復自己激動的心情開始自己職責,沒辦法。實在是見到偶像控制不住,圈子裡大部分人都知道,鄔菁菁是個武俠迷,最崇拜的就是徐良秋了。

“其實在葉彌爾作品中,重複出現的題材只有武俠,可見葉彌爾對武俠的偏愛,我想問一下徐大俠,你怎麼評價葉彌爾的兩部武俠小說。”

“我就知道這個問題我躲不開。很多人都說我創造的遊俠體系太過完整,武俠小說這座金礦已經被我掏空,就連我自己也在十幾年前封筆。我的一些創作靈感還是來源於諸如李白、郭解這樣的遊俠,並且遊離於歷史之外,另外形成一個世界。但是葉彌爾原創一個世界融入到原本歷史之中,這是兩種不同的手法。簡單的說,我的武俠是抽離,彌爾的武俠是融合。”

說到這裡,徐良秋長嘆一聲,“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其實徐良秋的話有點高抬葉彌爾,《崑崙》雖然銷量很好,很有新意,而且文筆老練,但是要比之徐良秋還差上一些,畢竟有這麼多作品打造的一個完整體系,《天龍八部》確實能勝過許多,但是各大**爆點都還沒有出現,現在斷言還為之尚早。

但是這也要看跟什麼人比了!

“哇,看來徐大俠對彌爾的評價很高嘛!”鄔菁菁繼續說,“那彌爾你是怎麼理解武俠的呢?你可要好好說,是好是壞,我們現場有最權威的專家哦。”

問個問題還不忘捧徐良秋一把,鄔菁菁果然是他的腦殘粉。

“我的武俠有兩重,一重就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另一重則是‘仗劍天涯,快意恩仇’。其實武俠中更多的側重於‘俠’這個字,武更多代表的是一種武力,而俠則包含了一種文化,為什麼西方國家,甚至東方的其他鄰國,都無法催生出武俠,就是因為他們缺少的是華夏的文化和時間沉澱下來的底蘊。”葉彌爾一直自豪於自己身為華夏人這一點。

“打個比方,你跟一個外國人說什麼行走江湖要講究德、義、理、信、誠,他們根本不會理解,在他們文化裡沒有俠的概念。但是任何一個華夏人都有自己的武俠觀,這就武俠所依託的文化。”

錄製了將近三個小時,終於結束了。其他的就交給後期剪輯的老師就可以了,鄔菁菁本來是想再和徐良秋聊一下的,可是看他們好像想和葉彌爾說些什麼,就藉故離開了。

葉彌爾一行三人來到了電視臺旁邊的茶樓,要了一個包廂。

“蘇老,徐大俠,你們剛才可是把我往火上烤啊!”可不是嗎?一場節目錄制下來,快把葉彌爾誇得跟朵花了似得。徐良秋還好,怎麼說和葉彌爾不太相識,多是誇讚葉彌爾的作品,分寸拿捏得倒還好,不會讓其他作家心生不滿。

可是蘇老就不同了,什麼好詞都往葉彌爾身上搬,就差說她是文曲星下凡了!聽得葉彌爾是‘心驚膽戰’的。

“我們誇得起你,也要你自己擔得起來。”節目一經播出,葉彌爾的名氣勢必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但是這份名氣,並不是什麼人都能承受得住的。

如果名氣太盛,自己心境無法擺正。那麼,這些盛名對葉彌爾來說反倒是一種拖累。蘇老有意考驗葉彌爾一番,徐良秋也是如此。

若是葉彌爾能夠將名利二字不滯於心,那就是皆大歡喜。如果葉彌爾迷失本心,徐良秋頂多心中有一二失望,蘇老恐怕............

“兩位先生放心,彌爾定不負兩位所望。”類似的告誡陳謹言和葉母不止一次告訴過她,每次她都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光輝之誰與爭鋒

美麗心點

幽藍之尾[人外]

魔鬼椒

棄妻難再逑

葦葉

時傾

木慕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