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東道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三四章 相互算計 2更!,立鼎1894,魯東道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浩什麼條件都沒提,乾脆利索的告退了。
如此果決的做法,讓原以為他會順杆子往上爬的李鴻章稍微有點意外。精通中外文化的畢德格就越發的感覺,這個年輕人,不同尋常!
“首相大人,請恕我直言。這種可能對您統籌管理的帝國穩定,帶來極大不確定性的危險分子,應該儘快的剷除。如果放任他們壯大的話,極可能發生令人擔憂的後果。”
畢德格十個標準的中國通,對李鴻章更是十分忠誠,身為幕府之中重要一員,他有責任也有必要隨時提醒其作出正確的決斷。
李鴻章年過七旬,此生榮耀已經達到巔峰。他接下來考慮的事情,多半跟身後名有關。這就是道學先生讀書人的通病,太過看中名,甚至為此不惜代價,經常做出一些在後人看來簡直跟神經病一樣的事情。
維持清廷政局穩定數十年,李鴻章這位裱糊匠算是盡到了責任。他企盼的,就是在他活著的時候,這間破房子不要倒塌了,從而給他留下一個善始善終的蓋棺定論。
至於他死了之後,哪管洪水滔天!
用現代一點的詞兒來形容李鴻章的執政綱領,那就是“穩定壓倒一切”、所以他才不樂意打仗。對日本不管輸了贏了,結果都是北洋勢力的極大削弱,他的大權旁落,洋人威脅的與日俱增。以後不管還有幾年好活。那日子別想過舒坦了。
畢德格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提出建議。
李鴻章卻意外的沒有采納,重新拿起那份請柬。悠然道:“你以為老夫沒想過麼?奈何從其第一次露面,拿出整個日本在華間諜資料時,我就知道他們已經極難料理。故而,才刻意放手旁觀。”
畢德格眉頭一跳,腦子裡迅速思索片刻,登時明白,這的確是無奈之中最好的方法了。
他本人可是一名優秀的軍人。很瞭解情報工作之難。情報網部署和破壞都需要長久的時間,巨大的資源投入。各種必要的專業技能。那是一種只有國家力量才可以保證順暢運轉的頂級體系。
日本人綢繆多年,軍方、政府、商人、傑出青年全面參與的情況下,好不容易弄出來那麼一套間諜網,楊浩一出手就連底子都掀掉。
這需要多麼大的底層力量支撐?就算當年撼動半個國家的天平軍。也做不到。
從這個角度判斷,楊浩的身後存在一個極其龐大的組織,擁有深不可測的力量。
如果李鴻章再年輕二十歲,他一定會精神抖擻,排兵佈陣,調集全國之力,把這個組織連根挖出來,一舉掃清。
但現在,他是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了。折騰了一輩子。他現在就想糊弄著安生幾年而已。只要楊浩不興師動眾的把他棺材本都刨了,其實他都不太樂意多生事端。
這種微妙的變化,一如當初的康熙末年。當真以為這些老於世故的頂尖兒人物看不到天下的毛病。隱藏的危機?
他們一清二楚!
但知道了又如何?那些人,那些勢力,任何一個都牽扯到方方面面,稍微一扯就是一大片。非大動干戈,別想弄利索了。
後來的雍正皇帝,那是用幾十年時間。養蠱似的跟其他十幾個兄弟鬥來鬥去,最終脫穎而出當上了皇帝的。這樣一個強人。都用了十幾年,才好不容易把康熙末年的各種流弊給整治的差不多。
要知道那位可是年富力強的十幾年啊!李鴻章呢?老胳膊老腿的,還有一大幫除了添亂一點建設性工作都幹不來的清流掣肘。
這種出力不討好的破事,老李才不會給自己添麻煩。
畢德格在他身邊呆久了,各種利弊得失一比較就知道,這是沒辦法的辦法。不過他仍然盡職盡責的提醒:“根據我的觀察判斷,這是一個很不安分的年輕人。他骨子裡對您沒有任何的敬畏,甚至對皇帝的權威,帝國的威嚴,也沒有放在眼裡。”
李鴻章慢慢地頷首:“老夫也覺出來了。我也覺得奇怪,這世上,哪裡能培養出這樣的人?”
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都是有皇帝的。上下尊卑,無論基於血統還是基於傳統,年輕人從小就被潛移默化乃至灌輸了大量等級森嚴的規則。這些規則,隨著他們漸漸成長,自然的進入到整個大社會、大環境嚴密的體系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按照約定俗成的規則一步步的往上走。
整個世界,本來都是這個樣子。可在楊浩身上,李鴻章發現,沒那種痕跡!
自古以來,但凡是這種天然目空一切的人,不是大奸大惡,就是大忠大勇。總之只要他們不橫死,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