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東道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二六章 看客們的反應,立鼎1894,魯東道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ps:ps:過渡一下

爆炸轟鳴聲震撼山谷,從石山高地的聯合前敵觀察所俯瞰下去,可以清晰的看到三公里外的戰場上正在發生的慘烈一幕。連綿不絕的火光沸騰中,不時有破碎的日軍屍體被掀翻在空中,那絕望的慘叫聲跟錐子一樣的刺人耳朵,但僅僅是幾秒鐘後,就被一陣猛烈的爆炸打斷,再無聲息。

這是一場空前慘烈的戰鬥,前赴後繼奮不顧身投入地獄火海的日軍士兵,數不清到底有多少當場被炸死,有多少很幸運的撿回一條命,卻也只能保持不發瘋的躲到山腳,隨後絕望的看著河面上飄蕩的炮艇,對他們做最後的收割。

然而這一切也只是讓日軍自己捶胸頓足痛不欲生,作為旁觀者的列強軍官們,卻在初期的震驚之後,很快恢復必備的冷靜。更在看慣了傷亡一段時間後,變得格外平靜,甚至能夠一邊拿望遠鏡觀察,一邊隨口作出點評。

他們中間,尤其以英國人和德國人表現的最為淡定,兩國紳士們各自佔據一處視窗,分別對準了白山防線南部戰場,和更南方的海面,瞪大眼睛不肯放過一點細節的,把中國海軍和炮兵的攻擊全部收在眼底。

德國人之中,以小毛奇將軍和克虜伯家族第三代掌門人弗雷德里希為首。在得知他們精心準備的炮兵居然僅僅發揮了一次精彩的打擊,就遭到對方突如其來的反制時,弗雷德里希只是輕輕的挑起眉毛,異常淡然的道:“看起來。我們的中國朋友在火炮方面,對我們保持了相當程度的隱瞞。起碼他們的造炮鋼材絕不是出售的那麼簡單。否則的話,絕對製造不出射程如此遠的陸軍大炮。”

小毛奇將軍眉頭一皺,回望升騰的煙火,問道:“我記得在上一次的交易中。他們已經提供了優秀的合金鋼材配方不是嗎?”

弗雷德里希搖頭:“那種配方並不足以製造薄壁長身管火炮。根據我們的仿製成品測試效果看,想要達到今天所見的大口徑和遠射程,那將變得十分沉重。哪怕是的火炮,重量極可能要達到三四噸以上。除了海軍戰艦之外,陸軍使用非常困難。尤其是日本這樣的地形。”

“喔,看起來的確有那樣的可能性。我得說,中國人乾的真不壞。瞧瞧,他們居然能把炮兵用到這樣的程度,實在令人驚歎啊!果然拿破崙的戰爭思想是正確的,決定勝利的主要力量。就是大炮!”

德國人說不上是拿破崙的忠實擁簇,但對於大炮的使用理念,他們有著相當程度的類似。不管承認與否,事實證明在未來的歐洲戰爭中,德國人始終在不斷的突破他們對重炮口徑的渴望。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法國即便偷偷裝備了射速瘋狂的“75小姐”,成功的在單位時間內炮彈投送速度上大大超過德國,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德國人執拗的拓展大炮口徑,於是乎戰場上出現了大量的75、77、105、150、210口徑的火炮。更有“巴黎大炮”這種變態級別的玩意。

德國人用數量更多、口徑更大的火炮輕鬆壓過了英法聯軍,在近距離的轟擊中讓拿破崙的不肖後代們很是品嚐了一番大炸逼的滋味。

克虜伯作為德國裝備的核心力量,作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火炮製造專家。他們從一開始就執著的追求大炮技術的超越和領先。在1892年,他們製造出了射程達到12公里的重炮,只不過那傢伙自重高達6噸!在沒有柴油履帶牽引車的時代,要轉運這玩意簡直太困難了。

當然比起這傢伙更兇悍的,還有克虜伯為海軍制造的一系列大炮,只不過射程達到19公里的岸防炮顯然更加優秀。而那*的60噸重體格,無疑也註定了這傢伙別指望能給陸軍使喚。

弗雷德里希深邃的眸子遠遠地注視著戰場。那肉眼可見的大口徑炮彈高速飛來,將升騰瀰漫的滾滾煙霧撕開一個個洞穿的窟窿。狠狠的砸在陣地上,崩碎一片血肉之軀和石頭,顯得是那般威猛。

他如同自言自語一樣的說道:“我們一定要找到中國人制造更輕便大炮的辦法,以及他們在複雜地形中轉運的手段。”

小毛奇無疑非常注意新裝備的研究,信口提醒:“別忘了我們進口過的那些重型蒸汽動力履帶拖拉機。雖然體型太笨重,但其結構和承載能力無疑是一種極為優秀的牽引車輛。在歐洲的平坦地形中有不可小覷的發展潛力,如果我們能仿製成功,並像那幾家公司說得一樣,更換成狄塞爾發動機的話,或許就能解決你認為的難題。”

“大概可以吧!”弗雷德里希不置可否的點下頭,“只不過在那之前,我們就只能看著日本人再次遭受慘痛的失敗了。我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黎明之劫

花還沒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