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東道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零九章 對抗全世界(二),立鼎1894,魯東道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其中的來龍去脈。但他卻不能順著話頭去回答,思忖少許,抬起頭來,苦笑道:“這就是一樁生意而已。只不過是無意之間迎合了大眾的需要,一下子開了頭,再也剎不住了。楊先生是做大買賣的,應該知道利益刺激下,會發生什麼結果。我們,也是回不了頭。”
他自己都覺得這解釋很勉強,意外的,楊浩卻輕輕點頭:“這也說得通。”
九十年代,國內電視機剛剛普及,電視熒屏太缺少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那時候,一部合辮子戲《戲說乾隆》突如其來,以各種中國老百姓最容易接受的諸如皇宮秘聞、江湖恩怨、微服私訪、清官斷案,還有情啊愛的諸多糾葛,讓大眾得到極大的滿足。
在那之後,《宰相劉羅鍋》又適逢其會,火的一發不可收拾,堪稱萬人空巷。究其原因,有製作精良的一方面,關鍵還是內在因素迎合了大眾的喜好。
廣大民眾其實不關心歷史背景,也多半不去想幾百年前的民族仇恨。中國歷史太長了,幾千年裡不打仗的時間一共才不到四百年。而讓所有人始終繃著神經過日子的運動時期才剛剛過去二十年,誰也不樂意去回憶那些苦難糾葛。
辮子戲的興起,卻恰好填補了這一空白。
繼而隨著國內經濟振興、人口流動增加,矛盾衝突數量翻倍,地方官員卻毫無準備,應付手段也太過拙劣。於是,要清官聖君的潛在需求迅速膨脹。《廉吏于成龍》、《康熙微服私訪》和《雍正皇帝》之類應運而生。
為什麼不是別的戲,卻非得是辮子戲?
有太多的原因在裡頭,其中一個,恰好是在六七十年代中蘇論戰當中。史學界整理了一大堆的清朝歷史資料,有意無意的把原本抱著腦袋小心過活兒的一些人的膽子給撐起來。改開之後,他們也是最早把握時機,爭奪到傳媒力量的人。又是身在京城,有利條件實在是太多了。
但就在這個階段。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開始混進去。
大名鼎鼎的輪子大教主lgz宣稱是自稱是“康熙轉世”,公然宣稱“滿洲國”是“配合天象應運而生”。許多人開始為漢奸貳臣樹碑立傳洗地,什麼洪承疇之類的堂而皇之成了推動歷史進步的正面人物。
其他優秀的東西也不是沒有,但在面對一個空前繁盛的市場等待發掘,大量煤老闆暴發戶資金蜂擁而入的大環境下,誰也不去管這個那個的,複製成功模板賺快錢才是最要緊。
於是,辮子戲一擁而上,一發不可收拾!
老百姓不去想那麼些,電視演什麼他們看什麼。自己看的高興就行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誰在乎?
能夠看到其中利害的文藝界、史學界、影視界,卻在滔天巨浪一般的金錢利益薰染下,集體墮落。他們有“民族融合”的大旗在手,能公然接受《狼圖騰》那種操蛋的“換血論”,更又怎麼會在乎人民大眾會不會受到錯誤的影響?
有了錢,一切都是浮雲蟲皇主宰!
要說政府一點控制沒有,那是冤枉的。九十年代末,輪子教被取締,海外勢力支援的某女真文化基金會搞顛覆分裂活動,被清理。但這都擋不住金錢利益推動下的辮子狂潮。一時間,所有身在其中的參與者似乎都迷失了。忐忑?擔憂?全都拋到了九霄雲外。
整個國家的媒體喉舌輿論宣傳陣地,被他們攻陷、掌握。有海外旗手掌舵指揮,搞得風生水起烈火烹油。
但就在2000年網路泡沫崩盤之後。中國網際網路(大區域網)意外的迅速興盛崛起,數不清的年輕人找到了能夠發出自己聲音的陣地。輿論開始多樣化,反對的意見從四面八方零打碎敲,最終匯聚成為江河湖海,浩浩蕩蕩蔚然成風!
又十年間,鬼子戲後來居上。擠佔辮子戲的市場和陣地,於是不關心的大多數民眾轉移注意力,而那些藏在背後的東西,卻逐漸暴露出來。
赫為真們如果就此順應潮流收手,或者停止推波助瀾,已經澎湃起來的民意會被時間消磨殆盡。可就像他說的,金錢利益刺激下,誰也回不了頭,擋不住瘋狂!
於是就有了袁教授挨抽的事件。
再到後來,炎黃集團崛起,楊浩一家子到處攻城略地,短短几年間建立起一大片外人無法插手的廣闊地盤,在這片紅海之中以絕對的體量野蠻衝撞,所向披靡!
市場隨著國力的暴增而連年暴漲,最大限度的消化掉楊氏擴張帶來的矛盾衝突,並沒有太多影響其他人的收益,這也是他們能夠容忍(也是排擠不動、打擊不了)的原因之一。
但當楊浩公開自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