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部分,王妃反穿記,漂亮格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把每個歷史朝代背給我們大家聽聽。”
金珠用眼皮子夾了她一眼,“憑什麼?”
“你?你不敢背,你背不出來吧,你心虛了,你的作文是抄的吧?”
“你去抄一篇試試。”
“就是,自己沒本事寫出來還說別人是抄的,拜託,你說話也過過腦子,這作文是昨晚上臨時寫的,金珠家裡什麼條件你不清楚?你說她抄誰的去?”楊琴站在金珠身邊,知道吳露不敢承認自己和金珠的親戚關係,所以故意往那上引。
“楊金珠、楊琴,你們這個態度不對,大家都是同學,有話好好說。”西嶽上前說道。
這次作文競賽讓金珠拿了第一,他心裡的失落不比吳露少,從小,他就是一個優越感特別強的人,因為他的學習成績一向是遙遙領先,他的知識比同齡人淵博多了,他的家庭也比一般的家庭要富裕多了。
因為他爸爸是鎮長,他媽媽是中學的老師,家裡別的不多,書、報紙、期刊還是有不少的,兩歲開始,他媽媽便開始給他念《唐詩三百首》,五歲的時候,他就會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而且,他才是真正看過《上下五千年》這本書的人,所以說,輸給一個班裡最差的同學,西嶽心理頗不是滋味。
金珠倒是也從楊琴的嘴裡知道些西嶽的事情,所以見他開口,金珠也冷冷地打量了他一眼,“學藝不精,有什麼好說的?”
“你也太狂了吧,連西嶽都不放在眼裡。”旁邊有人挑事了。
“錯,我從來不敢小看任何人,每個人都有他擅長的東西,同理,每個人都有他不擅長的東西,故而,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西嶽看著坦坦蕩蕩的金珠,想起了那次小考之後老師報分數的情形,唸到金珠的39分時,教室裡大部分人轟然笑了,連數學老師都調侃了金珠幾句,可是下課後,那些想看金珠的笑話和難堪的同學都失望了,金珠大大方方地拿著自己的卷子向楊琴討教。
是啊,人家輸也輸得磊落,贏也贏得坦蕩。
“金珠,我沒有看不起你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想跟你討教一下歷史,我看你對後唐以前的歷史比較熟。”西嶽換了副語氣,他也看過了金珠的作文。
“哼,倒是變得快。”楊琴嘟囔了一句,還想再說什麼,被金珠攔住了。
“改天再討教,今天下課了,我要回家,我家比較遠。”
金珠說完掃了這些人一眼,拉著楊琴走了。
謝謝克麗絲塔兒、修鈺、槿b三位親的禮物,謝謝支援。
第二十八章、又碰上了
“金珠,你怕他們做什麼?”出了教室,楊琴不解地問。
“不是怕,是想去買東西,我晚上要包粽子,明天放假了,打算去田家寨賣粽子。”金珠解釋說。
事實上,她也不想跟留在教室裡跟別人爭執,她對五代十國之後的歷史確實一無所知,她怕別人問起來不知如何答話。
楊琴倒是沒有多心,她是聽到了放假二字,忽然想到了楊淑玉該回來了,快一個月沒見到人了,她還怪想念她的,另外,她還有這麼勁爆的訊息要拿去跟楊淑玉分享呢。
“快走,我今天也跟你回村裡。”楊琴反拽著金珠去找楊靜了。
三人來到楊琴媽媽的店裡,金珠從她家買了些油鹽醬醋等生活必須品,又買了些紅豆和小棗,然後金珠騎車帶著楊琴回了村。
一進家門,得知楊大壯已經送來了一百斤糯米和一大堆的粽子葉,金珠忙拉著金楊開始泡糯米燙粽葉。她前幾天在班裡聽一位田家寨的同學說過,國慶是旅遊的旺季,可巧又連著一箇中秋節,田家寨那邊不管有沒有圩市都相當的熱鬧,賣什麼的都有。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金珠正不知這個長假可以做點什麼掙錢呢,聽了這個訊息,她決定去賣粽子。
因為這個季節做裙子或者是襯衣都賣不出去了,做外套什麼的金珠還沒有學會,而且外套的布料比較貴,工序複雜,算下來成本不低,可是這個地方賣價高了肯定是沒有市場的,金珠趕圩時問過了,一件簡單的外套也就五六七八十來塊錢,金珠一天最多做兩件,加上原材料,她一天都掙不到四十塊錢,這就有些不合算了。
而決定賣粽子也是受了黎想的啟發,黎想這個暑假賣餈粑的收益應該也還不錯,去一次都能有個四五十塊錢的收益,所以金珠打算也賣點類似的小吃。
金珠打算包兩種粽子,一種是甜的,用紅豆和大棗做餡,一種是鹹的,用家裡的臘肉做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