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料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八十二章 龐大的傑斯特控股集團,遊戲開發巨頭,煙雨料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幾年,巴西的經濟就要全面崩潰,在傑斯特的記憶當中,九九年的時候,巴西的那些國有企業進行了私有化改革,而三井集團正是趁著這個機會拿到了淡水河谷接近三分之一的股份,以及超過一半股份的經營權。
這才讓他們有了對鐵礦石定價的先手權。
要知道,鐵礦石的實行的是長期期貨合約,而且這種合約的定價採用的是區域性定價,這種方式既是為了讓礦山能夠獲得足夠穩定而且豐厚的利潤,實際上,也是阻止同一地區的鋼廠進行惡意競爭。
否則的話,這家鋼廠用100塊的價格買了一批礦石,那家鋼廠用八十塊,這樣,那家八十塊的鋼廠就能夠生產出更加廉價的同等質量的鋼材,而第一家鋼廠為了能夠賣出自己的產品,只能夠降價出售,根本就收不回投資,這樣下去,他們就只能夠倒閉。
而之後,礦山們只能夠拿到一家的訂單。而拿不到第二家了。
所以,才有了這種地區性定價。
東亞地區的定價是統一的,這是三大礦山所決定的,所以,每一次的長約到期之後。就需要鋼廠跟礦山企業進行議價,這種議價並不是隨便一家鋼廠都有資格的。
實際上,東亞三國,基本上一國只有一家鋼廠才有這個資格進行議價,當然,你也可以放棄議價。不過當其他的鋼廠跟三大礦山的議價結束之後,你就只能夠接受這個價格,而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力了,理由很簡單,三大礦山不怕你不購買礦石。
因為礦山的維護成本是很低的。在礦山開發完畢之後,剩下的就是開採,而開採多少,對於礦山來說,投入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你不買,那大不了繼續放在那就是了,礦山是永久的。又不是隻有幾十年的擁有權,而礦石的價格大不了變到幾年之前。
對於礦山來說,這樣的損失他們是可以承受的。因為未來肯定可以賺回來。
所以說,礦石公司根本就不爭一時的得失。
因為他們等得起,也耗得起。
但是對於鋼廠來說,這個麻煩就大了,打個比方,首先你用慣了這個產地的礦石。突然之間換礦石,那整個生產線都要全部整改。這個投資可大了去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全世界,沒有其他的國家或者是公司,有資格像三大礦山一樣,提供足夠多的,足夠優質的鐵礦石。
這就是為了,定價權在賣家,而不在買家的原因所在。
韓國有資格跟三大礦山進行議價的鋼廠是浦項制鐵,日本進行議價的是新日鐵,而國內參與議價的是寶鋼。
這裡面的關鍵是新日鐵,而鐵礦石之所以能夠在後來價格可以那麼高的原因,也是因為新日鐵,因為新日鐵也是三井財閥的產業。
而且,將鐵礦石的價格調高,也是三大礦石自己的意思,因為他們知道,那個正在迅猛發展的國家是一個正在瘋狂的吞吃鐵礦石的巨獸,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不狠狠的賺他一筆,實在是對不起自己資本家的血統基因。
傑斯特也是看中了這一點。
在他看來,投資礦山,雖然不如科技公司那樣上市之後所帶來的暴利,但是等鐵礦石的價格起來之後,這就是長達至少三十年,甚至是五十年的一次收益時間,而且,收益率將會非常的恐怖。
這個世界上,沒人比傑斯特清楚這一點。
這也是為什麼,傑斯特會在這段時間,如此的看中關於礦山的投資的原因。
至於說為什麼傑斯特不自己去購買礦山然後開發,很簡單的道理,一座礦山的開發,從立項到可以出礦石,差不多需要至少十幾年的時間,礦山可不是你說開採就能夠開採的,你需要建設專用的鐵路,需要建設專用的運貨的碼頭,這些需要十幾億的投資,至少十幾年的建設。
傑斯特不想要這麼麻煩。
對他來說,他不想要做什麼礦業大王,他想要做的,只是利用未來礦業紅火的時光,來賺一筆千載難逢的快錢。
當然,雖然傑斯特很想要拿下淡水河谷,但是,對於從七十年代,就開始在各大礦山上面佈局的三井財閥來說,傑斯特差的還是很遠的,他也不認為他能夠從三井的手裡搶下淡水河谷來,實際上,哪怕是九九年的時候,都沒人能夠預料得到,未來的礦業將會那麼繁榮。
否則的話,區區三十多億美元,怎麼可能就拿下淡水河谷超過三分之一的股份?
傑斯特也不想要跟三井進行這種刺刀見紅的競爭,他想的,不過只是坐收漁翁之利,看別人宰人,自己在一旁喝湯順便吃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