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雁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肥豬,北宋末年一牙吏,塞雁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伸了伸懶腰,和何偉才盤腿各自站了床的兩個角,二人之間隔了一案短腿桌。只聽著兩個人自言自語,唸叨著一些人名地名,兩根毛筆在紙上劃來劃去,賬頁被翻得嘩嘩作響。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周邊鄰居在詫異申黎庶家點燈傳播嘩嘩翻書之聲之時,想到申黎庶腦子已經壞了,便不再驚奇,只是各自在家搖頭晃腦嘆息可憐。
傻子的身份倒也給了申黎庶極大的方便。二人把蠟續了一根又一根,直到第七根蠟燭燒到一半,申黎庶才將毛筆放在了筆架上。
“二哥,現有的那些人犯統共三十八個,名單都列了出來,詳細到族、家、親朋好友,裡頭有四個是城裡頭開鋪子的,十七個都是替人坐牢的替子,十個是墮民,三個老實市民,四個是外縣走親戚被充數抓進的獄。”
“墮民窮的叮噹響,沒啥意思,老實人來錢快膽子小,這三個人估計都被江三榨乾淨了,也不再考慮之中。替子們本來就是窮人乞丐一類,光腚上街,誰也不怕,死了就死了,從他們嘴裡摳錢還不如在狗嘴裡摳象牙,不實在。”
“那四個開鋪子的商人油嘴滑舌,都是奸詐人物,就憑江三那個豬腦子,定然沒有在這四人身上撈到好處;商人嘛,就先放在牢裡頭讓他們多呆兩天,明天吩咐後廚,把這四個人的飯量再減一減,一人一日兩碗稀粥,多的錢就讓庖子拿走。”
“至於四個外縣的,有親戚在本地,多半是要動關係給錢撈人的,讓你大哥死不鬆口,每天好吃好喝的供著,把豬養肥了再賣。”
何偉才仔細一陣摸索,又問道:“給那四個坐賈的一人一天兩碗粥,是不是有點多了?”
申黎庶明白何偉才是想在這上面摻和一筆,撈點伙食錢,便聽著另一個靈魂的話,告誡道:
“之前的伙食是一日兩頓米飯青菜候著,你見這幾個人犯什麼時候吃到過衙門給的一粒米?四個是有錢人,頓頓都有家裡人花錢送著,吩咐後廚一日兩頓稀粥,潛意思裡是在告訴後廚,吃的往後不給送啦,要想見人還是得交見面錢,以後人犯要吃公糧!”
“偶爾讓利與別人,也是有回報的。和庖子們把關係搞好,說不定還有用處。”
申黎庶又想了想,對著何偉才意味深長道:
“你才剛進衙門沒多長時間,這裡頭門道深著呢,好好學,好好看!”
何偉才恍然大悟,直言終於醒悟,申黎庶看著整理的名冊聽著何偉才拍他馬屁,盯著上面的一行字久久不放:
人替,鄧政思。
這時,房外院門卻被叩響了。
——————
上黨坊、義井坊、祥符坊、諸善坊、永福坊,皆為山陰縣第二廂真實坊名。
宋代起,人民一日三餐習慣漸漸形成便逐漸擴散。
墮民來源流傳有多種,多種流傳早於南宋,推測北宋越州應當已經出現了所謂墮民,並非南宋以後形成的階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