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部分,小人物的英傑傳,樂樂陶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益州蠻族也多有不穩,一些生活在蜀郡的蠻族渠帥似乎有連結當地豪強舉兵叛亂的舉動,益州刺史郗儉多次上書奏報。
東南諸縣也都有不少山越之民不斷聚集的奏報,但是因為各郡太守和州刺史並不好判斷其意圖,怕隨意採取行動會將其逼反,所以在這個多事之秋並未採取什麼實際的干預行動。
而豫州刺史王允似乎上奏皇帝一份密函,雖然不知道具體內容,但是據說王允似乎抓住了宦官的什麼把柄,想要以此為藉口給那些閹人一些顏色瞧瞧。
不過京城裡似乎流傳,說這些亂象之中又有太平道道徒的身影。但是又有傳言說那些太平道道徒是為了幫助國家抵禦外敵而去的。結果一時間京城內外流言四散,真假難辨。
“學弟,我二人少小離鄉,沒為家鄉父老做出過什麼貢獻。如今我等武藝均已學成,家中卻是匪盜四起,所以希望學弟能允許我二人回鄉看看,以防家中不測。”
此時,張繡和張任跪倒在李書實身前,頭深深的低下。張繡懇求的聲音裡透著哽咽的音調。
兩個人原本是童淵交給李書實的保鏢,而從小跟隨童淵習武,視童淵如自己親生父親一般的兩人對於童淵的命令自然是盡心竭力。可是隨著魏越傳來的訊息,兩個人得知自己的家鄉都受到了這次全國性的騷動的影響,所以都有些晴天霹靂的感覺。
一方面是敬愛的師傅的囑託,一方面是兒時記憶和血脈相連的牽掛,兩個人徹底的陷入到煎熬之中。原本就顯得比較成熟的張任那滿頭的青絲現在也開始見白了。所以,在得知呂布和他的手下並沒有其他打算的情況下,兩個人就發生了上面的那一幕。
呂布是孤兒,成廉也好不到哪裡去。曹性、趙雲和張郃的家離邊境都有些距離,而這次事件並沒有波及到他們的家鄉父老,所以相比於張繡和張任的切膚之痛,他們的表現就輕鬆了很多。當然,這也是張繡和張任敢於違背自己師父的命令離去的最大原因。
李書實對於這個措手不及的打擊稍稍有些猶豫,因為如果他們兩個離去的話,那麼現在很可能將是他與二人的最後一次見面。兩個人日後都是有著大成就的,李書實很清楚這一點。再說他也沒有什麼爭霸天下的打算,所以雖然內心深處依然有些戀戀不捨,但是他還是點頭同意了兩人的離去。
在一個朝霧濃重的日子裡,兩個人離開了,踏上了屬於他們的“北地槍王”和“西川大都督”的輝煌之旅。李書實心情複雜的看著遠處那兩個已經被重重迷霧籠罩的身影,久久不能言語。
兩個人的離去標誌著這次不良團的旅行即將結束。不論呂布也好還是李書實也罷,都十分擔心涿縣也受到胡人的侵襲。不過考慮到烏丸人剛剛悲催的被張角菜了一頓,整個草原上都流傳著恐怖的傳說,所以這種擔心並不是如二張那樣急切。
最後,李書實拍板決定,大家走青州找太史慈,然後回家。
p。s。繼續求票,求推薦,雖然成績依然一般,不過總還是在穩步增長的,咱真的很謝謝大家的支援。
………【44。忽悠,咱接著忽悠】………
東萊太史慈,少好學,仕郡奏曹史。這是史書對於太史慈的登臺評述。
太史慈是三國猛將中少有的以文臣身份登臺的。能夠和他一比的恐怕只有歷史上一上來就成為刺史手下從事的張遼(呂布的主簿完全是因為他是心腹,和文武關係不大,當然,大老粗估計也不行),但是張遼的位置還有可能是分管軍事上的從事,但是太史慈確實貨真價實的專門負責建言獻策的小吏。
奏曹有掾有史,掾為主,史次之。雖說不是什麼千石的大官,但是依然可以算是當地小有名氣之人了,畢竟當官的時候他還不到16歲。
李書實來找太史慈並沒有期望他能和自己這幫子白丁們下場拼力氣。不過太史慈另外一項牛13的技能就是他的射箭功夫,想必太史慈應該不會拒絕比拼一下君子六藝中的專案吧。
東萊這個地名說起來也很有意思,和東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它不是在秦國的東面,而是在漢代設立的諸侯國齊國的東面。
李書實心說要是還用秦國做標杆,那乾脆直接把中原大地合起來叫關東郡好了。當然,郡內的駐軍就叫關東軍的了。看看關西的那些西涼兵還敢不敢自稱自己是大漢第一兇兵了,直接拿炭疽病毒往河裡一撒,所有西涼兵全部向海城看齊。
書歸正傳,東萊裡的萊字指的是當地曾經的古國名。古時候那裡叫做萊子國。這個萊子國可是了不得的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