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四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 第二章,溫差·攬月明,別四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溫差·攬月明》最快更新 [aishu55.cc]
鬱溫並不是第一天來曼城,也不是第一次來曼城,幾年前因為私事來過一次,後來又因為課業來過一次,這次說不上私事還是公事。
時至今日,她已經在曼城待半個月了。
大概三個月前,鬱溫受邀參加六角國的一場畫展,展會結束後她和同伴去一座東部小鎮玩滑翔,因為滑翔對場地要求極為苛刻,而這座小鎮又恰好滿足滑翔所有要求,所以是滑翔傘愛好者的天堂,在那裡,鬱溫的同伴遇到太多相見恨晚的知己,大多數時候都是鬱溫一個人在酒店休息,偶爾才去周邊閒逛。
她是在一家二手店鋪遇到的安納西,當時安納西正拿著一塊懷錶出神,鬱溫與他擦肩而過時頭髮不小心勾到了他肩上的裝飾別針,他手裡的懷錶摔到地上。
安納西因此不得不買下來。
鬱溫感到很抱歉,想要出錢,安納西卻拒絕了,他戴著帽子,看上去有四十歲,雖然精神不太好,但面孔很英俊,聲音也紳士。
“也許是命中註定。”他說。
鬱溫意識到這也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但她並不打算冒犯對方,於是便笑笑再次表達歉意。
她本不想與他深聊,卻不想安納西主動開啟了話匣,“你是中國人?”
“我是。”鬱溫點頭。
“一個人嗎?”安納西問。
鬱溫猶豫一下才點頭。
安納西看出她的遲疑,笑著說:“不要怕,我也只是想多轉轉阿爾卑斯的陽臺。”
鬱溫笑著點頭說:“確實是個很讓人難忘的地方。”
“你也覺得很難忘嗎?”安納西問她。
鬱溫說是。
安納西笑:“她也這麼說。”
鬱溫順口問:“瑪麗安娜?”
安納西笑:“或許形容她為西施比較合適。”
“中國人?”鬱溫意外。
“是的,她是中國人。”安納西陷入了回憶。
但她並不像鬱溫那樣活得很體面。
父母離異,她跟隨母親來到六角國,很快母親病逝,生活裡只餘喪心病狂的繼父,她還未成年,生活無法自理,也無法逃離魔爪,只能在每個晚上蹲在河邊街口賣花。
夜幕初降時,江面平靜得像一面磨砂鏡,群山居於兩側,在江的盡頭交匯,日頭就從那處盡頭開始一寸一寸地下降,直至消失。
遠遠地看,是一副完美的莫奈的畫作。
很快,“西施”走進了畫中央。
她穿著淺黃色的裙子,小小一隻,像畫中的日頭失而復得。
安納西忍不住過去認識她,想要拯救她。
“但是她後來還是被抓走了,”安納西落了淚,他站在江邊,雙手搭在護欄上,遠處落日西沉,紅光肆意,照得他臉上的淚痕似是填不滿的溝壑,他聲音哽咽,“我最後一次收到她的來信是來自曼城,可是我收到信收得太晚了,等我去曼城,什麼都沒有。”
“那可真是一個糟糕的國家。”安納西說。
鬱溫說:“其實現在還不錯。”
“但是我沒有時間了,”安納西扭頭,他摘下帽子,頭上沒有一根頭髮,五官瞬間由深邃轉為凹陷,他重複道,“我沒有時間了。”
“這隻懷錶,很像當初我送她的那一個。”安納西說。
那天之後,鬱溫和安納西沒有再見過面。
一週後,導師發來一個檔案,是有關於智慧普及的調查,文中提到幾個落後的國家,其中便有暹羅國,曼城是暹羅國的首都。
當晚,鬱溫透過幾個常駐小鎮的滑翔愛好者找到了安納西,她表明了自己記者的身份,也含糊概括了自己要去曼城的行程。
安納西很激動,甚至把他那麼多年和大使館建立的關係網轉送給了鬱溫。
這算“意外之財”。
如果能與大使館取得聯絡,她自己的調查也會方便許多。
鬱溫進曼城並沒有直接與大使館取得聯絡,前三天她先忙了自己的事情,稍微有點眉頭後才去找安納西提及的出租樓。到了之後才發現,小十年過去,出租樓已經被鬧區取代,“西施”最後一次出現的那間水果店也成了人流量並不小的咖啡店。
鬱溫每日不定時不定點地出現在咖啡店,偶爾待上一時半刻,偶爾路過,偶爾坐一整天,終於在第十天,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咖啡店會攬客,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