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部分,上下五千年,炒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到燕京去參加考試,對金朝內部的情況瞭解得更清楚了。
辛贊沒有能盼到南宋恢復中原就死了。辛棄疾決心繼承祖父的遺志。到了第二年,完顏亮發動南侵,二十二歲的辛棄疾眼看機會到來,就組織了一支兩千多人的起義隊伍,投奔耿京。
在耿京的起義隊伍裡,像辛棄疾那樣有文才的人是少有的。耿京見他前來投奔,十分歡迎,派他負責起義軍的文書工作,掌管起義軍的大印。
辛棄疾告訴耿京,在濟南附近有一支起義軍,首領是他熟悉的一個和尚,名叫義端,懂得兵法。耿京聽了很高興,就派辛棄疾去跟義端聯絡。不多幾天,義端就帶著隊伍參加了耿京的起義軍。
義端到了起義軍後,憑著老相識的關係,跟辛棄疾很接近,辛棄疾對義端也沒有懷疑。哪知義端不懷好意,一天晚上,趁辛棄疾不防備,偷走了他保管的起義軍大印,逃奔金軍。
耿京認為辛棄疾引進了奸細,大為發火,馬上要把辛棄疾處死。
辛棄疾懇切地說:“義端偷印逃跑,我當然應當負責。請您給我三天時間,讓我把義端抓回來。如果到了限期我不能把他抓到,願意接受重刑。”
辛棄疾得到耿京同意,就快馬加鞭向金營追去,趕了一段路,果然追上了義端。辛棄疾抓住義端,那叛徒嚇得哆哆嗦嗦,跪在地上求饒。辛棄疾按捺不住心頭怒火,當場砍了義端的頭,把它拴在馬背上,回到耿京營裡。
耿京不但不辦辛棄疾的罪,反而對他更加器重。
採石大戰之後,金兵被迫北撤。金世宗一面跟南宋講和,一面在北方使用招撫和鎮壓兩種手段,企圖瓦解北方抗金的義軍。耿京的義軍受到了嚴重威脅。
辛棄疾跟耿京說:“為了抗金,咱們一定要和朝廷取得聯絡,南北呼應;萬一咱們在這裡呆不住,也可以把人馬拉到南邊去。”
耿京接受了辛棄疾的意見,就派義軍總提領賈瑞做代表,到建康去見宋高宗。賈瑞是個不識字的武將,不懂得朝見禮節,要求耿京派辛棄疾跟他一起去。耿京同意了。
公元1162年,賈瑞、辛棄疾帶著十幾個隨從人員到了建康。宋高宗聽說山東義軍派人來歸附,十分高興,當天就在行官裡召見他們。辛棄疾陪同賈瑞上朝,從容不迫地宣讀了他代義軍起草的奏章,報告北方義軍的抗金情況。
宋高宗立刻任命耿京為天平軍節度使,對賈瑞、辛棄疾也各封了一個官銜,要他們回去向耿京傳達。
賈瑞和辛棄疾完成了任務,高高興興地離開建康回去。不料,在經過海州(今江蘇連雲港)的時候,聽到一個不幸的訊息。原來,在他們離開義軍的那段時間,耿京被人殺害了。
殺害耿京的是個義軍的將領張安國。在金朝官府加緊他們的誘降活動以後,張安國為了貪圖金人的賞賜,勾結耿京手下另一個部將,趁耿京沒防備,闖進營帳把耿京殺了。張安國投奔金軍後,金朝把這個叛徒封為濟州(今山東鉅野)的州官。義軍失去了首領,又不甘心跟張安國投降金軍,大多散夥走了。
辛棄疾聽到這個訊息,又是痛心,又是氣憤,一定要除掉叛賊,為耿京報仇。他跟海州的守將一商量,就有不少將士自動要求跟辛棄疾去除奸。辛棄疾帶了五十名勇士,一起騎馬奔向濟州。
辛棄疾的隊伍到了濟州官府,叛徒張安國正在裡面設宴請客,一聽是辛棄疾來了,有點心虛,但是一時還弄不清他們的來意,就吩咐兵士讓他們進來。
辛棄疾和同去的勇士闖進大廳,看見張安國跟一些叛將正在宴席上喝酒作樂,氣得眼都紅了。他們也不跟張安國說話,擁了上去,七手八腳把張安國捆綁起來,拉出衙門。等濟州兵士趕來的時候,他們已經把張安國縛在馬上。
濟州的兵士見了辛棄疾威嚴的神色,沒人敢動手。辛棄疾當場向兵士們宣佈說:“朝廷大軍馬上就要來了。大家誰願意抗金的,參加到我們隊伍裡來吧!”
濟州的兵士多數原來跟過耿京,聽到辛棄疾一號召,有上萬人願意跟他們走。辛棄疾立刻帶著義軍,押著叛徒,直奔南方。
辛棄疾把叛徒押到建康行營,南宋朝廷審清楚張安國的罪行,立刻把他砍頭示眾。
辛棄疾回到南方後,被派到江陰做官。他不顧自己職位低微,好幾次向朝廷提出抗金的主張,可惜都沒有被採納。後來,雖然做了幾任地方官,還建立過一支“飛虎軍”,但是始終沒有能夠實現他北伐中原的願望。在他四十二歲那年,竟受朝廷官僚打擊,被迫退休。他一生寫下了許多反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