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二章:不朽之言,稷下學宮,大夏平難,廢王之計,大夏文聖,七月未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們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了。
這已經超乎他們的想象,一次又一次的賜福,給予的好處,讓人羨慕到發狂。
大道成聖圖啊。
這是天地意志所化作的古圖,擁有這樣的古圖,可以讓人領悟聖道,傳聞當中這樣的東西,可以讓人立地成聖。
當然,這是傳聞當中的事情。
到底如何,無人知曉。
“擁有此圖,可感悟聖人之道,親身體會聖人成聖之路,即便成不了聖,但也算是打下了無與倫比的根基啊。”
“不止如此,傳聞當中,這大道成聖圖,若你天賦超然,可與聖人對話,將自己心中的疑惑與不解告知聖人,從而聖人給予回答。”
這些聲音響起。
他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去形容這次賜福了。
五大賜福,或許是對應五大災難,他們知曉大夏王朝這次的天災,恐怖絕倫,但給予的賞賜中,的確有些不可思議。
說實話,真的給多了,哪怕是蘇文景也覺得有些給多了。
然而。
虛空當中,顧錦年望著這一卷大道成聖圖,他沒有猶豫,想要直接感悟聖人之道。
然而,隨著顧錦年接觸大道成聖圖時。
剎那間,一團金色的光芒籠罩顧錦年。
而正當所有人都認為顧錦年要開始悟聖道時,這璀璨的金色光芒,卻在這一刻逐漸退散,回到了大道成聖圖內。
最終古圖封卷,沒入顧錦年的文宮異象當中。
這很古怪,讓諸多人驚愕,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為何沒有繼續悟道?”
“這是怎麼回事?”
“這不是大道成聖圖嗎?為何發生這樣的事情?”
人們不解,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怎麼好端端又變成這個樣子了。
莫說他們年輕一輩的讀書人,就算是老一輩的讀書人,在這一刻也很好奇,十分不解。
只是,登天梯上,唯有顧錦年知曉是什麼情況。
這的確是大道成聖圖,但以自己當前的境界,還不能去感悟聖人之道。
至少需要自己抵達半聖境,才可以感悟聖人之道。
否則的話,境界太低,即便是重新行走聖人的道,也不一定能明白對方的艱苦,包括成聖的決心。
想要真正行走聖人的道,必須要等自己抵達半聖之境。
所以,這光芒才會散開。
登天梯上。
顧錦年望著下面的山川。
大夏天災已經結束,如此大的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顧錦年感悟的到,接下來有諸多地方將會遭遇災厄,這的確是上蒼加持的。
若扛過去了,也可得天地賜福,若是抗不過去的話,就不好說了。
但大夏王朝的天災,有些不一樣,實打實問題很大,是有人在暗中出手。
“若我為聖,或許能推算天機,知曉到底是誰在幕後使壞。”
顧錦年心中喃喃自語。
只可惜的是,成聖之道,終究還是有些遙遠,不在乎時間,而是在自己的感悟。
穿越到這個世界,算起來也勉勉強強一年半的時間,自己已經成為了天地大儒,說句實話,這很誇張了。
而儒道一脈,不同於修仙亦或者是武道,透過靈氣藥材這種東西,就可以突破。
需要的是思想昇華,需要的是感悟,需要自己一步一步跨越。
可以說的是,如若沒有這次大夏天災,自己根本無法突破天地大儒境,這並不是因為天地賜福的原因,最大的核心還是自己歷經了苦難。
看到了諸多的苦難,從而有一定的感悟。
如若不是這樣的話,即便是得到了如此恐怖的賜福又能如何?依舊無法成為天地大儒。
非一定是苦難。
而是思想。
儒道的思想,人、法、天、自然,各種思想,為生民立命。
明白這點後,顧錦年也沉澱下心來。
“我需要好好悟道了。”
“暫時放下一切,以悟道為主。”
顧錦年心中自語,回顧這一年多,自己為民伸冤,為百姓鳴不平,做事激進,不顧一切後果,走到這一步,顧錦年沒有任何後悔。
但他知道,自己應該停一停了,拿一部分時間,去悟道,悟屬於自己的道,亦或者是說,去理解道,理解自然萬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