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四章:學宮成聖!天地聖罰!逆天而行!願為生民立命!,大夏文聖,七月未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學宮當中。
鋪天蓋地的聖氣,自顧錦年體內冉冉上升。
開創新學,為後世讀書人指出一條聖人大道。
光是這一點,就足以成聖。
可是,儒道並非其他體系,擁有才氣就可以直接突破境界。
儒道需要精氣神三者合一。
也要完成三不朽,方可成聖。
如若換做是武道亦或者是仙道,憑藉著出這樣的經文,顧錦年可直接成聖,
但儒道不行。
需要明悟聖道,才可成聖。
此時此刻。
鋪天蓋地的聖氣瀰漫,顧錦年已經抵達第六境,他正在往第七境而行。
但僅是第六境,顧錦年也可成就半聖之境。
半聖氣息,在這一刻瀰漫。
伴隨著天命加持,顧錦年踏上了半聖境。
一切光芒,一切法,在這一刻綻放而出,他身後的菩提古樹,拔地而起,盪漾無窮光芒。
樹枝翠綠,象徵著無上智慧。
功德舍利之光,一共有九重。
聖尺與古今冊也在身後盪漾一重重光芒。
諸子百家異象浮現。
稷下學宮內,無窮的異象和聖光,幾乎將顧錦年淹沒。
半聖氣息,釋放而出,猶如汪洋大海一般,太過於可怕。
天象驚人。
但眾人對於成聖的景象,反倒是覺得很平靜,畢竟此等天象,還沒有心學出世的天象可怕。
轟。
轟。
轟。
突兀間。
三道印記忽然出現在顧錦年頭頂上空。
這是三不朽印記。
聖人不朽印。
“我等拜見顧聖。”
終於,有人開口,朝著顧錦年深深一拜。
隨著聖人不朽印,以及諸多異象的誕生,再加上顧錦年釋放出來的半聖氣息,讓眾人明白,顧錦年已經突破至半聖境了。
儒道第六境。
再往前一步,就是真正的聖人。
而且幾乎所有人都相信,只要顧錦年願意,他可以直接成聖,甚至現在成聖,都不會有人驚訝。
聖人三不朽。
立功。
立德。
立言。
顧錦年都完成了,尤其是這最後的立言,他不但為自己立言,而且還為天下讀書人立言,指出聖人大道。
未來千年後,哪怕是萬年,只要儒道傳承不滅,顧錦年的心學,將會成為神洲大陸所有讀書人的主流之學。
孔孟之道,於內心,這是人禮之道。
而顧錦年的心學,是聖人大道,是每一個讀書人都必須要走的路。
除非你能開創另外一條路來,不然的話,想要成聖,只能跟著心學走了。
演武場上。
當境界攀升半聖境時,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瞬間襲來。
大腦彷彿放空一般,思想不斷蛻變,一種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的感悟,讓顧錦年說不出話來。
這一刻,他彷彿入定似的,以往種種的困惑,在這一刻瞬間得到了解答一般。
他彷彿聽到了天地的聲音。
又彷彿感應到了宇宙自然。
這種感覺,太過於奇妙,令人不由沉溺其中,
這是聖人境。
雖然是半聖,但可進入天人合一狀態,聆聽大道之音,洞悉天意,明悟自然之道。
而且顧錦年也有所感應,抵達半聖之後,擁有上達天聽之力。
一道印記出現在腦海當中。
這道印記,乃是聖人印記,雖只有一半,但自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將會被天地關注。
半聖之境。
讓顧錦年有著前所未有的感悟。
一束金色光芒自體內孕育而出,化作人影。
金色小人,是自己的精氣神。
而這道金色小人,朝著天穹一直升空,一切的感官都不一樣了,直至進入宇宙之中。
浩瀚宇宙,光影陸離。
世間萬物,隨著金色小人飛入宇宙當中,顯得格外的渺小。
顧錦年靜靜感悟著宇宙。
一顆古星,在浩瀚宇宙當中,顯得格外渺小,萬物二字,又突然顯得格外的偉大。
上下四方為宇。
往古來今為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