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八章:怨氣如海,眾生之苦,顧錦年為生民立命【求月票】,大夏文聖,七月未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都知道,但他明白的是,唯有活下去,才有希望。
活下來,好好賺銀,給妹妹贖身,這是他唯一的希望。
只是。
走出客棧還沒半個時辰,一群難民將他圍住,將所有食物直接掠奪,還將他打傷。
他渾身是血。
在地上躺了半天,最終活了下來,可卻已經虛弱至極。
憑藉著意志力。
他渾渾噩噩朝著江寧府走去。
天亮了。
他靠在江寧府城牆之下,沐浴陽光。
可是如此的陽光,驅散不了心中的冷,驅散不了身體的冷。
他閉上了眼睛。
沒有任何情緒。
不怒,不喜,不悲,就這樣死去。
這一刻。
顧錦年愣在了原地。
他怔怔地看著這一切。
前前後後七天時間。
一家七口,只剩下一人,還賣給了春樓之中。
放眼看去。
一幕幕畫面,突然湧入腦海當中。
有一對新婚之人,遭遇洪災,跟隨家人逃難,來到江寧府後,為換糧食,剛入門的妻子賣身,成了別人的丫鬟,而三天後,送出來的卻是一具屍體。
有一個老嫗,親眼看見自己的親孫被人活活打死,不知道拖去何處。
有一個婦女,抱著襁褓中的嬰兒,神志不清,不知呢喃著什麼,而襁褓嬰兒也早就沒有聲音。
無數百姓,注視著江寧府。
他們眼中是麻木。
他們的眼中是絕望。
他們的嚴重,是痛恨。
而江寧府內。
一條條花船出現,鶯鶯燕燕無數。
商賈們,成群結隊,喝著美酒,吃著山珍海味。
歌姬之聲,優美絕倫。
古箏彈奏,縱有三千音,道不盡百姓之悲苦。
這笑聲,遮不掉世間醜陋。
萬民的哭聲,也穿不透這森嚴無比的城牆。
將士官兵們,立在城牆之上,他們麻木冰冷,看盡一切疾苦。
聽啊。
這哭聲擾人心煩。
看啊。
堆如山一般的百姓,卑微如螻蟻。
有書生立於高臺之上,落淚不止。
有老儒散盡家財,卻換不來幾鬥糧米。
有人將民間疾苦寫於紙上。
幾痕筆墨,又怎能道盡這疾苦。
嗚呼。
嗚呼。
淚水化海,卻也融不了這些鐵石心腸。
哭聲如雷,也驚不住這些商人軀體。
美酒成河,花船遊街,笑聲之下,盡是白骨血肉。
這一刻。
顧錦年怔怔而立。
他做不了任何事情。
他也說不出一句話來。
可入眼,是無數難民臉上的絕望與麻木。
閉上眼,耳邊響起的如雷般的哭喊之聲。
這一刻。
顧錦年知道怎麼回事了。
是難民之怨氣。
沖天而起。
沒入古樹之中。
而自己,正在經歷著這些痛苦。
人死之前的絕望。
離別之時的絕望。
恨意,怒意,哭意。
如此恐怖的怨氣,讓顧錦年幾乎快要崩潰。
而一切一切的景象。
也在這一刻,逐漸消散。
死去的人,已經死去。
活著的人,等待著死亡。
人世間,是苦海。
而這一刻。
顧錦年深深明白,何處為苦海。
在他看來,江寧郡之難,是一場陰謀。
各地官員,將所有的事情,匯成一疊奏章。
所有人都告訴自己,洪災之下,百姓受苦。
可顧錦年無法親身理解。
然而現在,顧錦年徹徹底底理解了。
兩行清淚落下。
難以言說的情緒在心中滋生。
他能感受到每一個逝去之人的絕望,也能感受到每一個逝去生命的痛苦。
這一刻。
他真真切切的明白,何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轟。
剎那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