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章:責罰學子?顧錦年顯,怒斥滿堂,兩國宣戰?譁然一片!,大夏文聖,七月未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既然顧錦年不願前來,本聖孫也不好說什麼,他畢竟是大夏第一權貴,還望三皇子諒解。”
“但這些書院學子,本聖孫倒是可以解決。”
“爾等既然出手傷人,於禮法而不為,若真嚴格來算,有辱國禮,也有辱斯文,應當嚴懲,可念在只是意氣之爭,再者大夏詩會在即,就不嚴罰了,爾等現在向柳明等人致歉。”
“再領二十棍杖,此事到此為止,如何?”
孔宇開口,他沒有跟顧錦年斤斤計較,而是將目光放在這群學子身上。
這樣做的意義很簡單,就是要讓所有人知道,誰跟顧錦年在一起,誰就做好倒黴的準備,還有你們聽顧錦年的話,現在我要罰你們,顧錦年來了嗎?顧錦年會出來幫你嗎?
致歉和二十仗罰,其實不是什麼大事,又不是軍棍,最多就是意思意思。
但這足以達到立威的程度。
顧錦年用一個滾字來打臉孔宇。
孔宇就用這些書院學子來打臉顧錦年。
聽顧錦年的命令是吧?
那就受著。
此言一出,不少人皺眉,周茂更是望著孔宇道。
“聖孫,此事老夫認為,有一些誤會在當中,如此蓋棺定論,還是有些不妥。”
周茂開口,他帶人過來,是一片好心,結果學生都受罰了,他的臉往哪裡擺?
“聖孫,我等不服。”
“對,我等不服。”
“聖孫,你這是偏袒。”
這一刻,大夏書院的學子也不由叫起來了,讓他們道歉?向這幫人道歉?他們肯定不服。
“偏袒?”
“那敢問一聲,你們有沒有出手?”
“按照你們的意思,是否是說,如果有一天,你們去了扶羅王朝,提出一些要求,若是對方不答應,你們再開口,他們就可以動手打你們?”
“你們這種行徑,有君子風範嗎?算是讀書人嗎?”
“你們有沒有想過,今日你們出手,明日在扶羅王朝的大夏儒生,也會遭到他們一樣的待遇?”
“祖上著人禮,就是不希望以拳腳平心,爾等所作所為,既無君子之範,更無讀書人之心。”
“若今日你們不致歉,往後所帶來的影響,由諸位承擔,到時候影響太大,別怪孔府沒有出面幫爾。”
孔宇一番話,將眾人震懾住。
大夏書院的學子,一個個沉默不語。
因為說到底,他們的確動手了,確實不是君子風範,孔宇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他們還真反駁不了。
沉默。
憋屈。
難受。
這是大夏書院學子此時此刻的心情。
此時,連周茂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動手了就是動手了,無法解釋。
孔宇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坐著,而柳明等人眼中滿是得意。
最終,大夏書院的學子長嘆一口氣。
“我等願意受罰。”
他們開口,妥協了。
的確妥協了。
他們也聽得出來,孔宇就是要拿他們立威,要是不致歉,那也沒事,以後可以好好學一門手藝了,當官從政就別想。
孔府一聲令下,保證無數讀書人盯著自己噴,一但有任何地方做錯了,接下來就可以等死。
而且不僅僅是這點,剛才的威脅也很明顯,扶羅王朝肯定會有舉動,尤其是柳明等人,回扶羅王朝後,肯定要拿大夏儒生開刀。
到時候這種事情傳出來,責任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這就是為何有國禮的原因。
“這不是受罰,而是認錯。”
“君子坦誠。”
孔宇補充了一句,將自己的責任摘的乾乾淨淨,認罰和知錯是兩個概念。
他沒有權利罰人,又不是孔家人。
這話一說,眾學子心頭更加難受。
可有什麼辦法?
只能受著。
柳明等人也在這一刻全部站出來,望著大夏書院的學子,一個個臉上盡顯得意。
此時此刻,他們的內心,簡直是爽翻天啊。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顧錦年不在。
倘若顧錦年在的話,那就更爽了。
柳明的目光當中,更是充滿著得意與快感。
不是囂張嗎?
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