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寧王賑災?收割民意?百姓受到欺壓?文人調查?,大夏文聖,七月未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出這糧倉被毀的資訊。
隨後侯君一思索,他頓時恍然大悟了。
“王爺,屬下大概知道顧錦年在耍什麼花招了。”
侯君出聲,他想到了一個可能性。
“你說。”
寧王讓對方分析。
“侯君,您想想會不會是這種可能性,按照顧錦年的性格,他肯定不會如此對待百姓,可就在他本以為解決了王巍之事後,卻沒想到我們埋有後手。”
“直接將糧倉燒燬,得知此等情況後,顧錦年深感壓力,畢竟朝廷雖然在運輸糧食,可朝廷運來的糧食,怎可能夠全郡百姓吃?”
“真要吃,又能吃多少?”
“所以,顧錦年出此下策,美曰其名盛宴百姓,可實際上一人只有二兩米。”
“這樣一來的話,至少餓不死百姓,同時再慢慢想辦法。”
“如此,百姓雖然會有怨言,可怨言不多,至少能活下來,然後每日就是靠二兩米度日,朝廷的運糧,再加上糧倉還剩下三成,支撐半個月是可以的。”
“王爺,您覺得屬下猜的如何?”
侯君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不得不說他的想法還挺合理的。
至少寧王聽後,也覺得好像是這麼一個道理。
“有可能。”
寧王點了點頭。
“但本王更覺得的是,顧錦年這兩日會宴請百姓吃二兩米,但過幾日後,會讓百姓吃飽來,三天小餓,七天一頓飽,只要百姓不死,對他而言就算是一件好事了。”
寧王認可侯君之言,但他也有自己的主見。
“王爺所言極是,這個可能也很大。”
侯君立刻點了點頭,附和上去。
“這件事情,為何是本王的喜事?”
不過很快,寧王又好奇地看向侯君,這為什麼是大喜事?
聽到這話,侯君馬上開口。
“王爺,這如何不是大喜事一件啊?”
“咱們屯糧多年,如今只需要派十萬大軍,運輸糧食到江中郡。”
“一來江中郡百姓必然會感恩戴德,獲取民意。”
“二來也算是壓一壓顧錦年的盛名,對往後計劃有莫大好處。”
“三來,王爺調遣大軍,也可給江中郡三大世家撐一撐場面。”
“一舉三得之事。”
侯君開口,他道出三個好處。
的確,寧王聽後有些心動了,第一條和第三條他很在乎,其他的也就一般。
得民心,還能給三大世家底氣,這的確很不錯。
只不過,寧王還是有些擔心,他總覺得這件事情沒有想象中這麼簡單。
顧錦年不可能會做這樣的事情,要換其他人他相信,換顧錦年他不太相信。
“會不會有這種可能性。”
“顧錦年給百姓吃的乃是大金龍米?”
寧王說出自己的猜想,顧錦年給百姓吃飯,讓將士們大魚大肉,這不是一件稀罕事情。
畢竟將士們的命更加重要,但也不至於這麼不遮攔吧?
演總要演一下吧?
更何況這個人是顧錦年,所以他很難理解。
只是寧王說完這話,侯君不由苦笑。
“王爺,大金龍米咱們府上也有,這種東西,您難道不知道嗎?”
“先不說大金龍米有多珍貴,這大金龍米正常武者吃了都難以消化,百姓若是吃這種龍米,只怕要血脈爆裂而亡,怎可能是大金龍米?”
侯君出聲,這大金龍米分三個檔次,一種是提供給皇室,一種是提供給權貴,一種是提供給大金王朝的富人。
可不管是那個檔次,都必須要武者才能食用,甚至一般的武者,只能就著米湯喝,算作是補補身子,不然直接吃,氣血過剩,直接爆體而亡。
侯君這話一說,寧王倒也點了點頭,寧王府內的確有大金龍米。
“可本王還是覺得有些不妥啊,再查一查?”
寧王出聲,感覺有些不妥。
“王爺。”
“屬下自然聽從王爺的安排,只是如若等到朝廷的糧食運到,最起碼前半個月,顧錦年不缺糧食,王爺是打算等半個月之後,再去收集民意嗎?”
“半個月,時間不長,可萬一,屬下是說萬一,萬一顧錦年當真搞出什麼東西,真就解決了江中郡之難,怎麼辦?”
侯君沒其他意思,等半個月,他可以等,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