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八怨神僧,奔赴京都,為匈奴主犯,立長生牌?,大夏文聖,七月未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是洩題。
各大王朝對於科舉,查的極其嚴格,舞弊是大罪,輕則都是終生廢考,重則發配邊疆,所有牽扯事情的官員,全家流放,主犯斬首。
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夏的科舉,能得到天下人認可。
“見過楊尚書。”
很快。
房門開啟。
是顧錦年的聲音響起。
他走進房內,朝著楊開一拜。
“是錦年來了啊。”
“錦年,剛好在談論科舉試題,你有了試題嗎?”
見到顧錦年,楊開起身,面上帶著笑容。
“此番科舉試題,下官有了想法,就不知道諸位覺得如何。”
顧錦年走進房內,直接在書桌面前,寫下兩個字。
【盛世】
當下,眾人不由紛紛起身,看向顧錦年所寫的試題。
以盛世為題。
倒也算是符合當下情況。
不過有大儒聲音不免響起。
“侯爺,這試題問題倒沒什麼太大問題,不過此題太過於廣泛,怕學子們不好去寫啊?”
大儒出聲,倒不是覺得試題有問題,單純覺得太過於廣泛,難度有些大。
以往的試題,基本上是從經義中節選出某一段,然後讓大家來寫。
顧錦年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就有些不太妥當。
“非也。”
“以盛世為題,剛好可以看看我大夏才子們,對朝政有什麼看法,對國家又有什麼想法,這樣一來,我等也可以更加了解,天下弊端。”
顧錦年出聲。
他倒不是隨便想了個試題,之前皇帝讓他出題的時候,顧錦年也深思熟慮了許久。
盛世為題,絕對沒有太大問題,合情合理。
匈奴國如今已經被打壓下來了,外患暫時沒有,對於大夏王朝來說,兩件事情是最為重要的。
一個是藩王內亂,這終究是一個隱患,但這個事情不能放在明面上來說。
另外一個就是民生大計,對外對內都是朝政上的事情,最核心的還是百姓,唯獨讓百姓吃好喝好,才是根本,百姓若是富裕起來了,一切都好說。
大夏也有足夠的底氣,根本不怕內亂,畢竟人人吃飽喝足,誰願意跟你造反啊?
盛世為題。
沒有任何問題。
“老夫同意。”
“以往都是以聖人經義為題,可說來說去,終究是一些之乎者也的大道理,錦年所言的確不錯,老夫同意。”
楊開率先表態,幾乎是無條件支援顧錦年。
得到這樣的回答,其餘人想了想,最後也就紛紛答應下來了。
一來是禮部尚書都這樣說了。
二來是顧錦年這個選擇也沒有錯。
再者他們也知曉這件事情,永盛大帝已經全權交給顧錦年,較真也沒有任何意思。
“行,既然如此,那就這樣定下。”
“諸位先去貢院好好休息吧。”
楊開出聲,讓他們先行離開。
不多時,待他們離開後,楊開將房門關上。
“錦年。”
“有個事情你還是要警惕一下,佛門最近對你的意見很大,一些不好的訊息傳到了大夏境內,說你滅了阿塔寺所有人。”
“這件事情,現在整個佛門都知道了,上行密宗聯合小緣寺還有大音寺施壓我大夏,希望你能給出一個答覆。”
“眼下禮部壓住了訊息,但據老夫所知,一些邊境之城,對你有巨大的爭議。”
楊開出聲,道出這件事情來。
阿塔寺的事情。
阿塔寺全寺上下所有人被殺,這件事情不可能沒有一點動靜的,而對於佛門這樣的手段,顧錦年早就猜到了一二。
“阿塔寺住持並非是我殺的,是天魔老人所殺,包括那些寺廟僧人。”
“不過,若我有實力的話,也會殺盡他們。”
顧錦年給予回答,他實話實說,但也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天魔老人?”
楊開有些驚訝,不過想想也覺得合理,畢竟顧錦年的實力,應當殺不了羅澤主持。
“既然不是你,那就好。”
“此事老夫會處理好,錦年,你先不要摻和,科舉為重。”
楊開點了點頭。
如此說道。
“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