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八章:科舉在即,工部神器,壞我名聲,太孫太傅【求月票】,大夏文聖,七月未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多的人還是有點良知,希望對方虧光家產,但不至於虧沒老底,留點餘錢然後跟自己一樣,過的清貧日子。
聽著顧錦年的聲音。
永盛大帝點了點頭,他認可顧錦年這話。
不過,永盛大帝畫風一轉,看向顧錦年道。
“錦年,推恩令的事情,你別管了,朕會處理好。”
“來跟你說幾件事情吧。”
永盛大帝不想談這些事情,畢竟他希望顧錦年休息一段時間,好好安靜安靜,沉澱一下自己,免得戾氣太重,影響了自己,走上歪路。
“老舅,咋了?”
顧錦年點頭答應下來,這推恩令的事情,反正自己說了,具體怎麼操作,就讓自己舅舅自己去幹。
說實話,辦法都給了,身為一國之君,要是永盛大帝這也不會,那也不會。
不好意思,這天下乞丐能坐,奸臣能坐,家奴也能坐,為什麼就不能輪到外戚來坐?
“三個事情。”
“第一,封侯的事情,上元節封侯,後天就是上元節了,明天一早來宮內,流程繁瑣,別囉嗦,按規矩來。”
這是第一件事情,顧錦年後天封侯之事。
“行,老舅。”
顧錦年點了點頭,封侯之事,還是要認真對待一下,畢竟封侯當日也是及冠,古人還是特別看重。
及冠之後,就不再是小孩了,以後不管做什麼,就再也不能說,他還只是個孩子。
“第二件事,科舉在即,今年的試題,由你來出,主審考官也由你來。”
“這個有什麼想法沒?”
永盛大帝出聲,不過這第二件事情,就不是小事了。
“老舅。”
“你讓我出題?這不是兒戲嗎?”
顧錦年聽到這話不由驚訝,科舉出題啊,這麼大的事情,讓自己來?
實話實說,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抉擇一個王朝興衰的事情啊。
往小了說,影響十年學子苦讀結果,未來大夏三十年朝堂格局。
往大了說,倘若錯失一個大才,可影響一個王朝命運。
“你如今乃是儒道後世聖。”
“完全有資格出題,再者你身為禮部郎中,出個試題又能如何?”
“這天下讀書人還敢說你什麼不是?”
永盛大帝倒覺得沒什麼大事,讓顧錦年出題剛好。
“臣還是跟楊大人好好協商一二吧,不能因為身份原因,從而逾權。”
顧錦年開口,他明白老舅的意思,無非就是想幫自己樹立威嚴。
“楊開要辭官了。”
然而,永盛大帝接下來一句話,讓顧錦年有些驚訝了。
“楊大人要辭官?”
堂堂禮部尚書要辭官,這可不是什麼小事。
要知道能在朝堂上當官的,不管是幾品,其背後都有龐大的勢力支撐著,而且都是人傑中的人傑。
禮部尚書這個位置,可不是什麼爛大街的職位,他若是退了,誰上?
“他年齡大了,也是時候辭了。”
永盛大帝淡淡出聲。
這句話有不同的意思。
算起來,楊開今年六十二歲了,大夏朝廷的規矩,六十歲就可以告老回鄉。
除非能力出眾,或者皇帝不想讓對方退居,不然的話,到了五十八歲就要考慮退居的事情。
能夠安安穩穩退居,其實是一件好事,古今往來,職位越大的官員,往往下場都不會特別好。
有時候不是能力不能力的問題,終究是有很多麻煩。
能安然無事的辭官。
這是一件好事。
“那誰上?老舅,我這個年齡當尚書的話,多多少少有些吃力。”
“不過,既然老舅相信外甥,外甥也就咬咬牙上了、”
顧錦年好奇詢問,順便做好了當尚書的準備。
“你就算了吧,你這個年齡要是成了尚書,天下人都要說朕偏袒你。”
“十七歲的侯爺已經爭議不少,十七歲的尚書?錦年,你這官癮還真是大啊。”
永盛大帝有些沒好氣道。
實在沒想到,顧錦年這臉皮居然如此之厚,十七歲就成為大夏禮部尚書?
這可是六部之一啊。
倒不是捨不得,主要是顧錦年年齡太小了,要是三十歲,哪怕是二十五歲,他也就安排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