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章 除夕除夕2,黃金黎明 II,姬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37
……幾十年的歲月沒有你想象的那麼漫長。……
這就是婚姻嗎?
……
雖然北美的華人春節情節越來越淡,因為他們還有thanksgiving可以為一家人聯絡感情,但是,勳氏這樣的老式家族,依然把春節看的很重。過年的時候,名字列在同一個的一條枝幹上的人們都要湊在一起,喝酒,吃飯,祭祖。據說,初一那天,日出之前,勳家是有一個古老的祭祀活動,這是從古老的燕城帶來的規矩,一直保留到現在,並且看樣子,還需要永久的繼續保留下去。
勳致怡(樂樂)跟著勳暮生從倫敦過來,她快樂的像一隻喜鵲,可以把整個勳宅那種沉悶的氣氛一掃而空。
勳暮生那輛深紫色的賓利停在草坪前面的空地上。
勳致怡從車子中鑽出來,她穿著牛津皮鞋,白色單絲的長筒襪,上衣則是黑色的小羊絨大衣,長髮捲曲,文靜的戴著一個深藍色蝴蝶結的髮卡。司機開啟另外一邊的車門,勳暮生下車,他還同之前一樣,西裝外面只是加了一件黑色羊絨的大衣,稍嫌單薄蕭索,車子中只有她與勳暮生。
“,arthur。”
“那位謝小姐呢?”勳世奉難得多問一句。
“回她家過年去了。”勳暮生回答。
我,……
“四叔。”
勳致怡恭敬地走到勳世奉面前him……
然後,勳致怡有些壯著膽子當著他的面問一句,“四叔,老家的規矩,咱們大過年見到長輩要磕頭的,我是現在給您磕,還是初一的時候再磕?”
呃,……磕頭倒是傳統。
問題是,磕了頭,被磕頭的人是要給紅包的,現在我們只是出大門迎接勳暮生與勳致怡,沒有準備紅包,再說,紅包多少算合適呢?
勳世奉反問,“你在英國見到的時候是怎麼做的?”
沒想到,聽到這句問話,勳致怡有些扭捏。
她那雙只描畫了沿線就很清晰並且清澈的眼睛瞄了一旁的勳暮生,說,“沒有磕頭,不過,暮生哥哥說他是在瑞士出生,英國長大的,為人比較現代化,不用講究這些老傳統,他只是給了我一張卡做紅包,就不用我拜年了。”
勳致怡問勳世奉,“四叔,我也像對待暮生哥哥那樣,在初一的時候給您端杯茶拜年,您看怎麼樣?”
暮生……哥哥……
嗚。
勳致怡這個稱呼讓我聽著怎麼那麼那個啥的說?
聞言,勳世奉面無表情,只是輕微點頭,“好,隨便你。”
“小艾姐姐,我來啦!”勳致怡跑我面前,塞到我手中一個小袋子,“姐,這是燕城老家郵寄給我的高粱飴,你嚐嚐,過年吃這個,新的一年才能和和美美。我聽說你和四叔結婚了,在老家擺的酒,很棒,三天的流水席,來的人特別多!每個人吃飽喝足還能拿走一個大大的紅包,嗚嗚,人家因為考試都沒有機會喝你們的喜酒!聽說你們在紐約還要再辦一次西式婚禮,我好像也沒有時間,太背了!誒,要不,這兩頓喜酒你們都給我攢著,等你們的孩子出世的滿月酒,我再過來喝,好不好?”
“好。”這一次,我身邊的勳世奉回答,從他和善的語氣中,看的出來,他對樂樂這個建議很是受用,並且從善如流。
我拿了一塊高粱飴,放在嘴巴里,古老的甜味膩滿了舌頭。
燕城的飴糖是一個特色,現在還是省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各家熬製高粱飴的手法不一樣,原料不一樣,所以味道有些區別,但是大體都是一個味道。飴糖裡面可以加入一些天然的色素染一下顏色,味道沒有太大的變化。
這種飴糖在舊時代還有困難時期都是難得的神一級的美味。只是,改革開放之後,人們日子過的好了,食物極大豐富,平時的雞鴨魚肉亂吃,甜點也足夠,就顯得高粱飴太鄉土氣,很多人家都不做了。直到現在,也只剩幾家固守傳統,還在每年臘月二十七熬製飴糖,說著要糊住灶王爺的嘴巴,不讓他上九十九重天述職的時候亂說話,其實是個自家的小孩子甜嘴巴用的。
“好吃嗎?”
勳世奉問我,我拿出來一塊,遞給他,他接過,放進嘴裡,然後,他直接吞嚥。
我反問,“好吃嗎?”
“不好吃。”
“……”
我又拿了一塊放在嘴巴里面,看著他在看著我,就問,“那你還要吃嗎?”
“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