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83. 調動 人生大事,不能馬虎,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沒,我想吃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祝家莊”的灰白色石匾被雨水沖刷流淌,個鐫字的筆畫下端拖出一道一道長痕,給這座還算新的別業增加了一點點歲月的味道。
看到它,行人就都放下了心,可以安全地休息了。
項樂穿了一身乾淨新衣,看到祝纓便不由自由地露出一個安心的微笑:“大人。”
祝纓道:“辛苦。”
項樂謙虛地說:“是小人份內之事。”
在他的身後是幾個祝纓熟悉的身影,其中一個便是之前做了木匾的黃里正,他們都是最早一批搬到別業來居住的人。在他們的邊上,有一個絡腮鬍子的男子有點面生,看身形正在壯年。幾個人的衣服各式的都有,混雜幾個族屬,一片藍黑花彩。
祝纓目光掃過,項樂順著看過去,解釋道:“大人,他是舊年到別業來的。藝甘洞主搬走,他不是錦族的人,就留下了。”
祝纓點點頭:“好。回家再細說,讓大家夥兒先安頓下來。”
“是。”
祝纓從南門入,沿街留意觀察。別業的建築又多了一些,與之相應的人口也多了不少。新居能看得出規劃,沒有亂搭亂建。路上她也見著不少熟面孔,有些是別業“舊人”,有些是她在舊索寧寨中見過的。
凡認得出的,她都與這些人點個頭、問個好,遇到印象深一點的,多問一句:“你不是某寨的某某麼?你到別業這裡來,你阿媽跟來了嗎?”
被她認出的人也樂呵呵地回答:“她不想離開家,說現在家裡也有田了,在家也過的。我就自己來的。”
祝纓道:“家裡安穩就好。”
說話一耽擱,圍過來的人越來越多,祝纓抱一抱拳,向左右兩邊示意一下,加快了步伐。
商人們尋找自己住慣了的客棧、商鋪,祝家人、縣令們則入住了別府,別莊的居民們也圍觀的圍觀、招徠生意的招徠生意,一切都還照舊。
進了別府,各人住所相對固定,都忙著安放行李之類,祝纓對項樂道:“讓他們忙吧,咱們聊聊。”
祝大、張仙姑回了房,有別莊隨從為他們將鋪蓋放好,兩人往床上一躺就不想動了。一口長氣吐出腹中積累的灼熱、吸入滿腔清涼。
張仙姑道:“怪不得以往聽說貴人們喜歡‘避暑’,是得避一避。”
祝大道:“囉嗦,這話你去年就說過了。”
“我就說!”
花姐張羅起了別府內外的事務,抽空安排祝青君:“你同她們看一下咱們捎帶來的藥箱,明天咱們開始義診。”
“是。”
祝青君蹦兩跳就出了屋子,去叫她的同學們了。一群小女孩子,年紀比她略大兩歲,個頭也高一些。一個名字叫紅錦的小姑娘問:“老師讓清點的嗎?”
祝青君點頭道:“是。”
“那動手吧。”
大家將攜帶來的藥箱之類都集中起來,又清點剩下的藥材。再盤出來在中途寨子裡給病人看病時忘了收回來的幾件用器。紅錦道:“怎麼辦?回程要走塔朗線了。”
她的妹妹說:“怕什麼?派人去拿就是了。”
祝青君道:“要不先記下來,都還有備用的,先不耽誤現在用。這裡有做買賣的,看誰來回跑,捎回來。”
這個主意不錯,紅錦道:“那就這樣,開始吧。”
小姑娘們都累得夠嗆,收拾完了也不想動彈了。
精神最好的就數祝纓了,她讓家人、客人都去收拾安歇,自己與項樂等人開起了小會。
————————
祝纓有半年沒過來了,第一件事就是將人員再熟悉一遍。除了項樂、黃里正,眼前又多了六個幫手,有生有熟。
項樂一一為祝纓介紹,黃里正現在不是里正了,他做了一個“管事”,這裡的大家都是管事。黃里正識點字,也管記錄、幫忙分發“糧餉”,以及帶人協助建房之類。其餘幾個,也有管帶隊出城狩獵兼看護田地的,也有看守城池兼捕盜的。
他們中大部分是山裡各族的男丁,只有兩個識字的“山外人”。除了黃里正,其他六個人裡有五個姓祝的,另一個與黃里正的情況差不多,也是先前進山的,姓袁,他也是另一個識字的人,字還是項樂後教的。
項樂道:“倉房在府內,由小人暫管。”
祝纓留意到,說到倉房、糧餉的時候,守城的那個管事就撇一撇嘴。她含笑說:“糧餉麼……”果然看到那人嘴又撇了一下。守城這管事她認識,是舊索寧家的一個獵戶,本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