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帝國宮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上),管他三七二十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漸得意中須要防暗箭,前呼後擁裡更得小心性命,朱元璋想到這兒,禁不住神色黯然,心情索然,思緒悵然,再也沒心思和櫻桃溫存談風月笑風雲了,他對櫻桃說了句“我自有辦法”就出去了,一面便打發小軍去回覆郭子興,推說自己身體有些不舒服,不能赴宴,只好改日謝罪。
txt小說上傳分享
序(7)
何以非常寵信卻突然變臉要殺?朱元璋的疑惑只有郭子興本人最明白,原來這一年的九月中旬是郭子興的誕辰,濠州的大小將士都來叩賀。郭子興便全副披掛,到校場中去閱操。他看到高興處,便吩咐兵士卸了甲,各賜壽酒一杯。誰知衛兵出去高叫:“王爺有令,兵士們卸甲賞酒!”連喊了幾聲,兵幹們只顧他們的操演,睬也不睬理也不理。衛兵回報郭子興,郭子興大怒道:“我的命令他們敢違抗嗎?那還了得!”朱元璋在旁忙起身道:“且請息怒,這都是我的不好。”說著從袖中取出一面尖角旗來,授給親隨,那親隨執了尖角旗奔到將臺上一揮,大聲說道:“元帥有令,著兵士們卸甲賞酒!”聲猶未絕,兵士們暴雷也似的應了一聲,三千馬步兵丁,齊齊地卸了甲,列著隊等候賞賜。
郭子興當然履行諾言,令賞酒給他們喝,同時儘量做出一副無心又隨意的樣子問朱元璋道:“為什麼兵士們不聽本王的話,倒服從這面小旗呢?”朱元璋一時大意,哈哈笑著答道:“這就叫做軍以令行,倘軍士不聽令,那便是亂軍了。”
郭子興聽了雖然點頭點得很大度很高興,可心裡強烈的不悅已經不能讓他再有心情看下去了,於是就令兵士停了操,自己回了王府。
當初獻美人計的趙大見朱元璋權勢日盛,郭子興也益加寵信,自己倒反被疏遠起來,因此由羨生妒,便常在輕信的郭子興面前中傷朱元璋。眼下趙大跟隨著郭子興回到王府中,擅長察言觀色的他乘勢進讒:“今日王爺可覺得將士們有異嗎?”郭子興故意吃驚地說:“這話從何而來?”趙大也故意冷笑了兩聲,說:“方才王爺命卸甲賞酒,為什麼他們不理不睬?”
一句話把郭子興說得耳根子都紅了起來,勉強拿出一副豁達大度的派頭,皮笑著可肉卻說什麼也不肯笑地答道:“那是軍令攸關,軍中只有知令,才是統兵,否則便是亂軍了,不是他們敢有意違俺的命令。”
趙大再次大笑起來,說:“那麼朱元璋的權力也就大極了,萬一他要變了心,兵士們只知聽他的軍令指揮,怕沒有人再來聽王爺的命令了。”這話又是一記重型炸彈,正正好好地擊中郭子興的心坎,於是他放下全部的戒備和偽裝,低聲問趙大:“你一向是我的心腹之交,我待你也是推心置腹,今日之事,你看如何是好?”
趙大一見水到渠成,自然要住井裡推一塊最大最大的石頭:“我原來曾說元璋有過人的才智,蛟龍終非池中物,若不早除,將來必是個大大的後患。”郭子興越發愁了起來,說:“現在兵權已在他手中,怎樣才能削去他的兵柄,須得有一個兩全的法子。否則打草驚蛇,弄巧成拙,豈不糟了嗎?”
趙大沉吟了一會說:“王爺果然要除朱元璋,只消一封請帖就完事了!仍是叫他赴宴,到時候兩旁暗暗埋伏好了甲士,飲到中間,王爺咳嗽一聲,我就領衛士一擁上前,把朱元璋擒住,命他將兵符交出來,如其不依,立刻砍了他的頭顱,去軍前號令示眾,只說朱元璋謀叛,現已正法。這樣一來,殺一儆百,還愁士兵們不聽號令嗎?”
郭子興自以為以自己的大聰明得到了一個大大的妙計,於是高興起來,吩咐趙大去準備。過了幾天,趙大布置妥當,來報知子興。兩人在密室中商議,就在這天的午後舉事。哪曉得就在這時,恰巧府中的奶媽抱著郭子興的幼子從門前經過。郭子興平日最喜歡這個小兒子,常常摟著他在膝上和諸將們議事,又因為奶媽是個鄉下婦人,雖進出密室,卻並不疑心她會洩露機密;誰知偏偏就是她走露了這個天大的秘密訊息。
其時徐達、湯和、胡大海、吳良、花雲等出兵滁州,與元兵相持了半年多,分不出勝敗。朱元璋在濠州聽得這個戰訊,便上書郭子興,說願領兵去掃蕩元軍。
郭子興自那天邀朱元璋赴宴不見應召,他便開始懷疑了,後來幾次相請,朱元璋仍是推託不肯赴宴。郭子興越發疑心,估計是走漏了風聲,禁不住終日惶惶,深怕朱元璋為患濠州,暗中令趙大時時提防著,現在見朱元璋請命出兵,正中下懷,巴不得朱元璋離開濠州,所以一口應允。殊不知朱元璋若在濠州倒做不成什麼,他一到滁州會合了郭子興部下的將領,可就成事了,待到郭子興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