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部分,帝國宮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上),管他三七二十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了衙門就苦苦思謀琢磨起來。果然于謙發現這隻四縫烏皮皂靴,四條縫都縫得甚是緊密,只有靴尖處有一條縫略有些走線,于謙用小指頭撥一撥,又撥斷了兩股線,皮子一撬起來,在燈下照照裡面,卻是藍布托里兒,仔細一看,只見藍布上有一條白紙條兒,就伸兩個指頭進去一扯,紙條上面赫然寫著:“永樂二十一年三月五日鋪戶任一郎造。”

于謙頓時如走路拾了大金寶,笑逐顏開,想今歲是宣德二年,這麼說這隻靴做成不上三年光景。任一郎被飛快地捕捉到案,本來以為這下子可終於找到了正頭苦主,可是經過一番嚴審,卻與任一郎根本不相關,他甚至什麼內情也不知道,因為他家本是開鋪的,或是官員府中定製的,或是使客往來帶出去的,他手裡有一本坐簿,上面寫明某年某月某府中差某幹辦來定製之類的。果然這隻皮靴裡面的紙條與坐簿上記載得一模一樣。不過還是獲得了一些有價值的線索,那就是在簿子上找到,是楊榮丞相府中張幹辦來定製的。

于謙非常為難,楊榮丞相乃國家大臣,富貴至極,如果到楊榮丞相府中當面質詢一番,也太有礙楊榮丞相的體面,但不去又絕對不行,於是于謙一行乘轎來到了楊榮丞相府。

恰巧楊榮在家,一番客套之後,于謙先將近日發生的這起淫汙宮眷的大案說了,果然楊榮聽了也非常重視,於是于謙這才在關於事情的下一步有沒有進展時,水到渠成地說了自己的為難處。不想楊榮丞相這次居然爽快得很,先吩咐人叫來了當初去定做的張幹辦,在確定了也與他無關後,又把專管相府中冠服衣靴履襪等件的一個管家婆子叫來。在她的賬簿上,或是府中自制造的,或是往來饋送,一出一入的,所有冠服衣靴履襪等都一一記載明白,且逐月繳清報數,絲毫不紊亂。果然從這個賬簿上查到了那隻四縫烏皮皂靴是在去年三月時,被楊榮丞相贈送給了一個叫楊龜山的道學先生,同時還送了他銀帶一圍,用扇四柄。

但此刻大儒楊龜山已升做了知縣,外派他省,往返得兩日,於是于謙又派人千里迢迢到了楊知縣那裡,楊龜山想起來自己曾去此地的清源廟上香,因為看見二郎神像冠服件件齊整,只是腳下的烏靴破了皮綻了線,就把這雙靴子舍與了二郎神。

大儒楊龜山一向是聲望極佳,斷不至於胡說,況且他神色自若,不做虧心事,自然不驚更不慌。

。。

第十二章 窮兵黷武永樂帝(18)

于謙一看又不幹楊知縣的事了,就好像原地轉了個圈,一切仍是毫無進展,很多人甚至傳說是,二郎真神一時風流興發,故此有了這件奇事風流案。于謙趁機對外也暫時以此為藉口,一派不了了之的樣子;暗地裡卻派手下得力公差到當初楊龜山舍靴的有二郎神像的清源廟附近,挑了個收買同時也賣的雜貨擔兒,整天轉悠。

果然那一天事情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一個年輕的婦人帶了個小孩子來到他的雜貨擔子跟前,問道:“你收不收買這個?”

在這個婦人手上的居然就是一隻四縫烏皮皂靴,與當時被潘道士打下來的那隻毫無二致。這個公差當時暗暗喜不自勝,表面上卻故意淡淡地說:“這是不成對的東西,不值什麼錢。”這個婦人說:“我也不是要天價海價,不過胡亂賣幾文與小孩子買點零嘴吃罷了。”

這隻被收購回來的四縫烏皮皂靴讓于謙把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放在對這個婦人的盤查上。於是第二天這個公差就以昨天換得價貴了來找這個婦人,果然又獲得了重大的線索,原來她竟然是二郎廟裡的廟官孫神通的相好,並且兩人還生了個小孩。果然,經韓妃以進香為名,暗中悄悄觀察,確認此人就是她的那個二郎神情哥哥。

重刑之下,廟官孫神通也果然全部招供,原來他自小在二郎廟出家,後來做了廟官。只因當日在廟中偶然聽見美貌如天仙的韓妃娘娘的禱告,於是起了不良之心,假扮二郎神模樣,犯了淫汙天眷的大罪。

於是這個色膽包天的假二郎神被處準律凌遲處死,而韓妃則貶為庶人,賜白綾自盡。

譚妃娘娘這次也同樣無辜地置身事外,她可沒有直接把韓妃勒死,至於新任皇帝肯採納她這個太妃的建議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譚妃娘娘一向是聰明的,她知道在宮外同宮內差不多,所以她這個平日裡最受仁宗寵幸的譚妃娘娘就在仁宗死後自願要求到墓地守陵。守陵的日子比庭院深深孤幃寂寂的當年韓妃玉翹的日子還要痛苦,至少也是無出其右,但在最初譚妃娘娘也還是過得安詳怡然。

可是不久,譚妃娘娘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同樣地用一根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鎮天圖

泰達魔王

光與暗之子

隨便看看

神級近身保鏢

五子蕭

狼之家【簡體中文】

原始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