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穿越牛熊的投資智慧:超越人性,青澀春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候,武叔攜巨資傾囊買入,後獲利十數倍,並在“5·30”前高呼“夏季無行情”,讓江湖眾人歎為觀止。然而2008年卻成了其滑鐵盧,彼時正值春天,武叔現身羊城,放言4100點乃年內大底,6月前將直破新高,並放言“武某縱橫江湖13年,幾時看錯過?”,當然結果證明,武叔看錯了,而且敗得很慘。
所以說,迷信“股神”並非投資者正途,“股神”只是投資人渴望快速獲利的柺杖和幻影。大霄先生從2005年至今,對股市大勢的判斷幾乎可謂無出其右,媒體更是冠以“100%的準確率”的桂冠。但熟悉大霄先生的朋友瞭解,他很少對短期走勢和個股做判斷,然而對大勢的把握,心中自有溝壑,在狂熱中潑一瓢清泉,在寒冬中添一把旺柴。
大霄先生也“追星”,他不追股神,但追大師。巴菲特、李嘉誠的動向,他都反覆玩味,並用於對後市的判斷。大師們往往因為高瞻遠矚而孤獨,出手之際總得不到理解,巴菲特每次抄底被套,總少不了被冷嘲熱諷,然而將時間拉長,人們才會不斷驚歎大師的智慧。
2008年,巴菲特斥資18億港元入股內地在港上市公司比亞迪股份,此次投資也是巴菲特在美國次貸危機轉為信貸危機之後,進行的第二筆重大投資。在一次接受電臺節目訪問的時候,巴菲特如此評述中國資本市場,“那裡確實蘊藏著很大的機遇,在環境適合的時候,你會看到我們在那裡大規模投資”。 香港投資界,有“香港巴菲特”之稱的李嘉誠也一直建言謹慎,但是當時,東亞銀行遭遇擠兌股價大跌後,李嘉誠也果斷出手了。耐人尋味的是,當兩位殿堂級的人物出手的時候,國內的投資大腕們卻對A股前景依然甚為擔憂。“救市政策不會從根本上恢復信心”、“經濟最差的階段還沒有到來”……
巴菲特總是在最恐慌的時候抄底,因為 “我從不為可能出現的突發性危機而擔心,我也只是希望能夠以足夠便宜的價格購買好公司的股票,所以我從不對那些不打算去理解的事情擔憂”。大霄先生也是如此,在2008年底,不少國內優質公司跌破淨資產之時,大股東紛紛回購,他開始大呼買入,同樣修得了正果。
大霄先生也是孤獨的,6124點的顛峰,他驚天一呼,卻奈何曲高和寡,甚至為得不到同事、親人、師友的理解而一時惆悵。但是,大師們對真理的堅持是不變的,不屑於做牆頭草,更不屑於為了短時之利益而出賣真理。不少人以“門徒”、“神童”、“東方巴菲特”等名號,借大師之名往自己臉上貼金,但是卻頻頻指點股市江湖,為博虛名而行“股神”之實,奈何交出的成績單卻往往是一塌糊塗。還有人,誤讀“價值投資”,死捂所謂的價值股,卻最終誤人誤己。
大霄先生性謙虛,不喜自誇和包裝,連出書都是筆者和朋友多次督促。但他是經過實戰和學習,憑藉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於草根中悟得大師真諦的行者,也是從業者中,距離大師最近的人之一,孜孜以求的也是“有中國特色的價值投資之路”。相比較市盈率,大霄先生更喜歡市淨率等指標;關注政策導向、關注大股東動向;從一些市場現象中判斷大勢未來方向,這都是大霄先生結合大師智慧和內地股市特點而形成的智慧結晶。
巴菲特投資華盛頓郵報之舊事,至今歷時數十載依然為人稱道。耐心細讀近幾年來大霄先生之智慧結晶,同樣可以汲取大師智慧,為自己在投資道路上尋得更多的真諦。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股民“三戒”(1)
2008年有人用“三反”總結前幾年的操作策略:2006年要反動,2007年要反恐,2008年要反貪,非常形象。筆者根據自己和身邊人的例子,想用“三戒”來幫助股民朋友在投資道路上避免無謂的行為。
第一要戒的是,“做短線,追求快速暴富”。
很多人剛進入股市,喜歡做多做短線,見好就收,希望提高資金的收益率,實際上這是“貪心”又往往失敗的投資行為。
對普通投資者,大霄先生一直提倡抓住大勢買進或者賣出就可以了,6124不買,1664點買進。等待,時間長一些,收穫就會多一些。畢竟能準確把握小頂及小底的就那麼十來人,板塊的輪換節奏更是難上加難。
2008年在紅5月、紅6月之夢相繼破滅之後,在奧運的聖火前,7月似乎是最大的機會了。當時市場氣氛大大復甦,周圍的朋友都忙著補倉抄底,興致很高。奧執行情還有多少可以期待?紅7月有多紅?這是媒體記者和股評家們難以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