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部分,紅色管理:向中國共產黨學管理(修訂版),左思右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尋求戰機。最後,決定了“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戰略,即全力圍殲敵之精銳、王牌第74師,從而既能威震對方,又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撕開敵人的合圍圈。

當解放軍在正面以5個縱隊即以10多萬兵力對國民黨軍第74師實施圍攻,以4個縱隊分別從左、右隔開其與國民黨軍第83師、25師的接壤,再以一個縱隊從後面堵住其退路時,第74師師長張靈甫很快就明白了粟裕要圍殲自已的計謀。不過,此時解放軍對其雖已有合圍之勢,但張靈甫憑其74師32000人的兵力及該師豐富的作戰經驗,他只要向左或右方轉進,便可與國民黨軍83師或25師靠近會合,因他與這兩個師都只相距10多公里。一旦與其中一支會合,張靈甫的危險便會解除,粟裕指揮的解放軍便不是那麼容易能圍殲74師了。更何況,國民黨軍45萬兵力大部就都在周邊100多公里範圍內,隨時都會開過來。

然而,對黨國頗為忠心且盡職軍旅的張靈甫不但沒有迅速撤離,面對險情,他反而作出了“將計就計”的決策,將部隊拉上了就近的孟良崮山麓,主動讓解放軍來包圍,用自已的74師做一個“釣餌”,在解放軍10萬兵力圍住他的同時,周邊的國民黨軍則有了從外面又反包圍解放軍的機會。

蔣介石立馬知道了張靈甫的用意,看清了這個殲滅陳毅粟裕統率的華東解放軍的機會,連忙飛到徐州,親自敦促顧祝同趕緊指揮各路國民黨軍開往孟良崮,對解放軍實施反包圍。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三章 思想建設鑄造組織之魂(14)

危險與戰機同時產生。

擺在華東解放軍面前便一下子只有兩種結局了:不是趕緊消滅74師,就是被74師粘往,反遭周邊圍過來的40多萬國民黨軍的重創。

親處前線指揮所進行指揮的粟裕,自然透徹明白當前戰勢的嚴峻:獲勝與戰敗這兩種可能,都已接近了勝負機率的臨界線,此時,唯一能讓戰局偏向勝利或失敗的因素,就是對戰雙方的軍心了,而其中最重要的卻又是指揮官們的決戰信心與指揮效率。

於是,粟裕下令:任何人不得言撤退!(陳毅也宣佈了追究失職者責任的“撤職、查辦、殺頭”的三大戰場紀律)。並嚴令各縱隊務必不顧一切犧牲,限在24小時內攻上孟良崮,殲滅74師。

而向孟良崮進軍的國民黨軍呢?

直到16日下午74師被消滅、張靈甫陣亡之時,除了國民黨軍83師師長李天霞為著逃避蔣介石指責其援張不力,象徵性地派了一個連,帶著報話機躲在孟良崮附近一個山洞中,矇蔽張靈甫謊稱他們“來援救”了外,整個孟良崮就再沒有其他國民黨軍的影子了。張靈甫按常理推斷,只要他堅守一二天,周邊國民黨軍是無論如何都能開進來,他也的確死守了近3天。然而,可悲的是,就是他守到第3天,不說遠處的國民黨軍磨磨蹭蹭沒有開到,就是近在咫尺(不到5公里)的“戰友”83師與25師都沒有趕到位,從而使解放軍不僅有時間攻擊孟良崮全殲74師主力,而且還有時間在已撤出戰場後,因清點被殲的敵人人數不夠32000人(74師兵員數),又重返戰場,再抓獲躲藏的敵散兵7000餘人。最後,解放軍浩浩蕩蕩從容撤走。

2。 民主集中制強化組織能力

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民主集中制的本質就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與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這種結合,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和組織建設中的具體運用。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它既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也是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中的應用。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辯證統一,首先要充分發揚黨內民主,發揮黨員的積極性。毛澤東說:“處在偉大斗爭面前的中國共產黨,要求整個黨的領導機關,全黨的黨員和幹部,高度地發揮其積極性,才能取得勝利。所謂發揮積極性,必須具體地表現在領導機關、幹部和黨員的創造能力,負責精神,工作的活躍,敢於和善於提出問題、發表意見、批評缺點,以及對於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從愛護觀點出發的監督作用。沒有這些,所謂積極性就是空的。而這些積極性的發揮,有賴於黨內生活的民主化。黨內缺乏民主生活,發揮積極性的目的就不能達到。大批能幹人才的創造,也只有在民主生活中才有可能。”

有了民主,還要有集中,且必須實行正確的集中,保證全黨行動的一致,保證黨的決定能夠得到迅速有效的貫徹執行。毛澤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