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吃胡蘿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章 好事,科舉後,我靠種田平步青雲,山羊吃胡蘿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科舉後,我靠種田平步青雲》最快更新 [aishu55.cc]

縱然擔憂前路渺茫,為了活命,選擇進入南里的婦孺仍有三千之眾。

三季稻實現量產之後,南里餘糧充足,加之改良了紅薯、土豆、玉米、黃豆等飽腹作物的種植方式,就更不缺吃的了,但也沒有多到可以救濟幾十上百萬難民。

符合條件的婦孺登完記,被帶到附近的臨時窩棚,每人分得一個紅薯、一碗粥,次日一早又隨人從青峰群山西南邊的棧道小路離開,到了臨縣酆雲縣楮山。

半年前,寧鈺讓人將楮山納入保護範圍,而楮山的原住民早就不知去向。

楮山緊臨青峰群山,因山勢平緩,梯田耕地成片。

田地不過荒廢兩三年,重新開墾難度不大,用來安頓難民正合適。

婦孺被帶到楮山安頓下來,有女民兵照看,大魚大肉沒有,一日三餐不缺。

白日裡。

婦女下地勞作。

有專人教她們科學的種植方法。

當然,這些人除了教她們種地,還有一項監督任務,防止有人插科打諢。

至於揪奸細什麼的,順帶。

孩子們不用下地,留在寨子裡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諸如灑掃、摘菜、餵豬、餵雞等雜務,另外就是上午在大棚裡讀書。

再有就是每日一個時辰的操練。

雖說人身自由受限,但好歹能安穩度日,有吃有喝有穿,還有書讀,難民心裡已經很滿足。

南里收容婦孺之事流傳開,不到兩個月,前來投奔的人數就從三千多人迅速擴張到十七萬餘人,先到的難民種出的糧食難以為繼,南里壓力倍增,餘糧迅速縮減。

南里百姓從前能吃十二分飽,現在只能吃四分飽。

與此同時,楮山已經不夠容納如此多人,於是寧鈺一拍板,將半個酆雲縣都劃了進來。

在寧鈺下令將擴大耕地面積後不久,東江王將小東江王救回南地,轉頭欲拔出南里這顆長在腹地的釘子,甚至親率大軍出征。

大軍行到酆雲縣,寧鈺孤身一人去見了東江王。

兩日後,東江王退兵。

和東江王達成協議後,寧鈺放開袖子大筆一揮,將與南里相鄰的四個縣全部囊括進來,把土地直接分給了難民。

土豆、紅薯、玉米、芋頭、水稻……

難民種出糧食,一半留下,一半上交。

難民上交的糧食又用來養下一批接收的難民,每一批難民只能吃四個月分配糧,四個月後地裡不出糧食,直接攆出去。

而接收難民的範疇,也不再侷限於婦孺。

有東江王作保,南里軍掛上了東江王的旗幟,加上南里軍本就兇名在外,事情進展的相當順利。

到了年底,統共收容的難民數量已達到六十二萬人。

不僅如此,寧鈺等人又從難民裡招募了九萬人組建了第三支軍隊。

第二支軍隊是收編的一些還算正義的流民起義軍。

而南里初時的六萬人,戰死兩萬八,又補充了兩萬八,所以還是六萬人。

另一頭,燕時也已聞名天下,成為一杆不敗的活戰旗。

渡過大江,佔領了湖廣不少地盤。

東江王忙著應付燕時,軍糧不足,想起來南里知縣承諾秋收後為東江王大軍提供軍糧之事,派人來催要,卻赫然發現大半個重慶府都到了寧鈺手中。

不僅如此,當初他沒放在眼裡的幾萬人,搖身一變,成了一支人數超過二十萬的龐然大物。

催糧的人離開時,寧鈺特意命人挖了一碗稻米帶給東江王做禮物。

歇晌的時間,壯班差役來稟。

“趙典史,外頭來了好些人求見徐大人。”

“什麼人?做什麼的?”趙遇海將毛筆輕輕擱在筆擱上,抬起頭來。

“說是要捐款。”

捐款?趙遇海納悶,起身步出簽押房,“走,去看看。”

“徐大人不在衙內,爾等有什麼事說與本官也是一樣。”趙遇海不動聲色打量挎籃子背揹簍的一群農人,其中幾個他還認得。

腰背半駝的徐勤上前。

“典史大人,我們是從杏花村來的,聽聞軍餉告急,所以……”

順著徐勤的目光,趙遇海看向後方兩輛平板車。

兩個月沒發餉銀了,不怪乎下面的人多想。

趙遇海走向板車。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清穿+紅樓]佛修小皇姑

秋凌

初晨半夏

鴛幕雪淚

擁有鎧甲召喚器的我很強

星海塵伊

航海:我天與暴君,開局斬殺金獅

閒雲閒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