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雲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04:好大的動靜,特工傻妃不爭寵,水雲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悠等人站到縣令王大人面前時。
王縣令驚得不知所措。
慕容權端坐在正位之上,看向站在面前戰戰兢兢的縣令,冷冷道:“王大人,本王想知道東槐縣受災如此嚴重,很多災民都被餓死,為何官府不開倉放糧?難道要等到屍橫遍野再開倉嗎?”
王大人王文一聽,立刻跪倒在慕容權面前,顫抖著身子道:“王爺息怒,王爺恕罪。”
“恕罪?現在不是本王恕不恕你的罪,而是百姓恕不恕你的罪,你的所作所為已經引起了民憤,聽說前幾日百姓已經把衙門堵住了,以至於你現在都不敢出去,可是真的?”慕容權的聲音永遠都是冰冷威嚴的,而對於這種小地方的官員來說,這位只聞其名,未見其人,赫赫有名的戰王突然來到面前,已經嚇得他腿腳發軟了,如今還在冷冽的質問他,他更是嚇得三魂丟了兩魂,跪在慕容權面前,顫抖著身子,一臉的無奈。
南宮少宣見狀溫聲詢問道:“王縣令是不是有什麼苦衷?”
“這——”王縣令一愣,卻不敢抬頭,不敢說。
長孫悠偷偷打量了王縣令一眼,看他長得挺斯文老實的,一臉的忠厚模樣,應該不是貪贓枉法治百姓生死而不顧的人,可是為何不開倉放糧呢?皇上已經下令嚴重時可以向百姓放糧,他為何還不放呢?看他一臉的為難,還有眸中的無奈,便知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裡天高皇帝遠的,即便是有聖命下來,有些膽大的人也敢不聽。
長孫悠黑眸一轉道:“王縣令的上一級是誰?”
王縣令這次終於抬起了頭,看向長孫悠,沒想到這位戰王妃這般厲害,居然一眼就識破了這其中的原由。
而王縣令的這一眼,也讓慕容權和南宮少宣明白了。
他們都是在官場上混的,官大一級壓死人的道理他們比誰都明白,看來此事和這裡的知府有關。
“事到如今,王大人就把實情說出來吧!若是有苦衷,戰王和右相會幫你做主的,你不用怕。若是此時不說,等戰王把此事稟報給了皇上,只怕這個黑鍋要讓王大人背了,砍頭事小,這留下千古罪人的名聲可就是大事了,這樣你的子孫將來也都抬不起頭。”長孫悠溫聲開導。
長孫悠的話王縣令立刻聽進去了,如果此時不說,以後真的就沒機會說了,他已經很對不起這裡的百姓了,絕不能再被這裡的百姓誤會,而背上千古罵名。
王縣令立刻抬起頭看向慕容權,重重的磕了個頭道:“戰王,下官也是沒有辦法,李知府不讓微臣開倉放糧,為了此事,下官都已經給李知府下跪了,他仍舊不準,下官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官,不敢得罪知府大人私自放糧,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我東槐縣的百姓餓死,有的遠走他鄉。”
“他為何不讓你開倉放糧?莫不是他與這東槐縣的百姓有過節?”慕容權的聲音稍微緩和了些,但依舊是冰冷沉穩的。
王縣令立刻恭敬的回道:“李知府的兒子開了幾家糧店,趁著現在鬧蝗災,他收走了其他糧店的所有糧食,然後再高價賣出,看著一天比一天嚴重的蝗災,這糧價是一天天往上漲,如今的糧價已經是平時的幾十倍了,百姓們把所有的錢都拿去買他們家的糧食了,他們是希望趁著這次蝗災,掙足了銀子,誓要把這東槐縣以及附近百姓的錢都掙到他們的口袋裡。”
長孫悠聽後很氣憤:“他們這是在發國難財。太氣人了,王爺,這種人一定要嚴懲。”
慕容權看向王縣令問:“難道知府就不管嗎?”
“回戰王,李知府就這麼一個兒子,而且還是老來得子,自然是寵愛的不得了,平時這位李公子在這附近方圓十里只要提到他的名字,百姓都避之不及。這位李公子囂張跋扈,欺男霸女,強搶民女,橫行霸道,即便是老人和小孩得罪了他,他都往死裡打,前兩日有個老人家的孫子因飢餓,快餓死了,便跑到李公子的店前想要些吃的,結果那位老爺子被李公子下令狠狠的打了一頓,奄奄一息。
微臣當時經過,實在看不下去了,便上前幫那位老人家說情,結果被李公子狠狠的羞辱了一頓。
回到家後,那位老人家便沒了性命,老人家的兒子兩年前被抓去當兵了,生死未卜,媳婦在這次蝗災中餓死,只剩下一個三歲大的小孫子,下官見那娃娃可憐,便把他帶回了縣衙,但下官卻擔心此事被李公子知道連累了這娃娃,所以昨日讓師爺偷偷的找了個好人家送走了。”
“李知府對他兒子的行為也不管不問嗎?”長孫悠越聽越氣憤。
王縣令無奈道:“俗話說上樑不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