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零四章尚方倚天劍,漢末之幷州匪政,楊氏良家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關於孟朝出兵安息的規模,張瑞沒由荀彧介紹,而是親自開口說道:“此戰不經兵部,亦不經五軍都督府,故而不徵發涼州、安西都護府的府兵一兵一卒。”

“僅安西都護府武威、神威二軍,並左驍衛禁軍三千人。”

三千軍隊,是各州指揮使司可以不經朝廷批准,直接調動的軍隊規模。

這一點在其他朝代或許比較難以理解,例如有些朝代,調兵超過五十人就需要皇帝虎符。

但委實講,這個制度真的不適合孟朝。

交州指揮使司直轄的郡國就已經延伸到中南半島了,幽州更是延伸到了朝鮮半島南部,各地羈縻的藩臣、屬國都已經蔓延到了天涯海角。

信使到長安一來一回,可能一年都過去了。

尤其這還是五胡亂華的年代,如交州、揚州、幽州境內都有大量野蠻部落。地方要是連調動五十人的軍隊都要請示長安,各都指揮使只能傻眼,帶著五十名士卒去平定鋪天蓋地的胡虜叛亂。

三千人則不同,三千府兵無法動搖中央根本,卻足以在叛亂初期就將危險掐滅,防止叛亂擴大。

直隸指揮使司是唯一不具備這個調兵權力的,這個權力被劃給了長安皇帝。

畢竟若是直隸境內出現叛亂,指揮使司知道了,皇帝基本也就同時知道了。而且從機率上講,直隸的叛亂,更可能是高官顯貴陰謀造反。由皇帝出兵平定,顯然要比指揮使更強力有效。

當然作為皇帝,可以下令調動更多的軍隊,但規模太大就會牽扯到五軍都督府。安息之戰,還未有定數,張瑞不希望鬧得沸沸揚揚。

所以算上長安這三千禁軍,孟朝共出動大軍兩萬七千人。

兩萬七千人,在一場雙方合計二十萬規模的決戰中,已經足以影響戰爭走勢。

因為哪怕怛羅斯之戰,唐軍也是帶了僕從軍的。

孟軍遠征萬里,必然會從中原攜帶糧草,提供後勤保證的必然是胡騎與藩國。

張瑞向眾人說道:“相較於安息,貴霜、大宛、康居等國便算作兵強,足以為我軍羽翼。至於具體徵召多少胡騎,卿等可抵達貴霜之後,再行決定。”

“此次出兵,貴霜、康居會提供卿等所需糧草,具體數量並無上限,卿等可自行定奪。”

至於貴霜、康居是否願意提供糧草?

這無需擔心,兩國甘之如飴。

倒不是因為孟朝武力脅迫,而是因為鑄幣權。

這兩國當初都被要求廢除一切流通貨幣,改用開元通寶。

所以每年這兩國都會攜帶大量金銀珠寶、糧草衣帛到孟朝兌換一定數量的銅幣,以方便國內經濟活躍。

如今讓他們就地提供糧草,等於是免了他們的運輸費用。他們自然是希望數量越多越好,大不了用之後幾年的銅錢兌換份額相抵。

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所以說,無論儒家如何詭辯,如何宣揚仁義兼愛,都無法否認一個事實,那就是國家強盛霸道就是比軟弱割據要有益處的多。

透過鑄幣權,孟朝每年完全無需動用武力,就能從四海八荒收割極多的財富。

而就連鑄幣所需的材料,都是各藩國進貢上來的。

等於是藩臣們自帶財富、材料,求著中原開動工坊,鑄幣收割彼國財富。

至於私鑄貨幣,當然可以,只是別被中原監察御史查到。

否則若是普通豪商大族私鑄,則中原會要求該國官府予以族誅。若是國王私鑄,則毫無餘地,會被廢黜處死,另立王室。

或許,這種事對天朝上國的百姓看來難以理解。

那只是因為,眾人出生在了諸夏。

在西域各國看來,如今這種模式其實非常完美,堪稱理想狀態,至少比當初西域一片混亂時好上太多。

當初各國不僅要維持龐大的軍備,瘋狂壓榨百姓,國困民乏不說,君王還要時刻擔憂被臣子謀殺或被其他國家攻破,最終砍去頭顱。

而如今各國都在孟朝藩宗朝貢體系之下,互相攻伐之類的就不要妄想了,連皇帝登基,冊封太子都需要中原皇帝首肯。大家也就只能選擇躺平。

這導致各國紛紛裁剪軍隊,削減軍事開支。

檀淵之盟,依靠繳納歲幣,從而為國家換來和平的躺平心態,不僅宋朝百姓有,大部分國家都有。

這些小國百姓驀然發現,削減了軍事開支,無需經歷曠日持久的戰爭,無需上戰場廝殺,和平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黃天亂世

光鶩

籃壇大流氓

超級麥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