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一章不一樣的屯田生產,漢末之幷州匪政,楊氏良家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末之幷州匪政
華陰縣令審固姓審但與審配沒有任何關係。乃是楊俊同鄉,河內人。
歷史上審固為楊俊所舉薦,歷任各郡太守。在張瑞興科考之後,其與楊俊同屆,但名次遠不如楊俊,所以出任地方。在司馬朗高升京兆尹後,代替司馬朗出任華陰縣令。
見到審固後,張瑞讚揚道:“審縣君治理華陰,頗見功績。孤一路行來,發現阡陌沃野,良田成片。百姓不荒廢于田,大族繁茂於工商。誠可謂百廢俱興,欣欣向榮。”
“孤記得,大軍剛入華陰時,縣君還只能稱為縣長,如今華陰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恐怕早已不止參差十萬人家了吧?”
審固笑著拱手,回道:“十萬戶人家未有,但二十餘萬人卻只多不少。某不敢居功,有此結果多賴前任縣君司馬伯達之功,某隻不過因循其制而已。”
張瑞笑著等待審固繼續介紹。參差十萬人家,說的是宋代杭州。宋代東南地區經濟發達,且在魚米之鄉,所以能在一個地區養十萬人。
關中與東南地區相似,同樣是工商業發達,同時有天府之國作支撐,要養十萬戶人家並非不可能。
所謂天府之國,如今還是指關中。這也是諸夏曆史上第一個天府之國。
有發達的工商業,豐厚的米糧作底蘊,才有可能發展出繁華、發達的經濟圈。
審固接著說道:“君侯一路走來還未見多少百姓吧?”
張瑞點頭,說道:“入眼多是桑田、麻田,田間有紡織作坊,確實並未見多少百姓。”
“然也,此地按司馬縣君所規劃乃是種植田區,再向南行二十餘里,便可見到華陰縣最大之工坊區及市肆區。”
“與孤講講司馬縣君所設之規劃。”
審固一指東方巍峨高聳的太華山,說道:“華陰地處太華山之側,東、南皆為太華山,西方為渭河,北方為大河,有風陵渡之地利,有潼關之天險。”
“司馬縣君久在華陰,考察氣象、地理後,結合華陰縣民情,與弘農楊氏之威望。糾合民力,集中生產。”
搞集體制?張瑞驚訝。
集體制跟軍屯、民屯差不多,也不是搞不出來。
但在封建時代,搞集體制能行得通嗎?
審固接下來的話為張瑞解答了疑惑,司馬朗並非在搞集體制,而是規模化生產。
審固說道:“司馬縣君以楊氏族人為說客,逐一說服大量華陰百姓,將農田交付與官府打理。由官府派人種田,每畝良田,保證其所分糧食不低於三石。不足者,官府及楊氏共補之。”
“數十萬畝良田,司馬縣君哪來百姓耕作?”
審固笑著回道:“所以司馬縣君精達事機,才幹奇偉。其招募潼關難民進行耕種,而令華陰百姓投入工坊,獲雙份之利。”
“君侯必然是想問,難民耕種亦需有所回報,糧食何來吧?”
張瑞點了點頭。司馬朗的作為,在張瑞看來有些莫名其妙。收了大量百姓的農田,卻讓流民來種。而令百姓去工坊做工。
若能皆大歡喜自然好,流民有了工作與收入,不會無所事事,引發叛亂。華陰百姓得到了地裡收成,又取得了工坊工錢,雙份獲利。
可是問題是,地裡的收入只有那麼多,怎麼能足夠供兩個群體分配。
審固右手重重一揮,說道:“憑官府統一管理,規模生產。”
“集合數百戶百姓之田,多達數百頃。若讓百姓耕種,雜亂而又效率低下。大量精力、時間皆被浪費。”
“而司馬縣君令流民皆以牛耕墾田,一頭牛隻需一條方向走到底即可。兩人一牛,一日可耕數里遠。”
“數百頃田,上百頭耕牛同時拉動曲轅犁,只需齊頭並進一路走到底便可。”
“如此耕種,所需流民數量遠少於自耕農數量,卻耗時更短。”
“然後司馬縣君又派專人掌管水利,避免百姓搶奪水源,各處良田都得充分澆灌。”
張瑞嘆了口氣,模式是個好模式。可惜難以推廣。
也只有司馬朗、審固這種清廉能吏,才能在華陰縣這一處範圍內施行。
張瑞若是敢將這種模式強行推廣到治下,必然引起大量腐敗與官紳勾結。豪強必然會在其中上下其手。
畢竟不是每個官員都有司馬朗這種能力,也不是每個豪族都像華陰楊氏一樣志向高遠,不與百姓爭利。
最後審固說道:“麥田正常年份產量在三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