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章散官制與收割財富,漢末之幷州匪政,楊氏良家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末之幷州匪政

眭固的從四品中大夫是右將軍府新推行的散官制度中一級。

按張瑞當初規劃,新婚過後,四月份就應該及時推出散官制度。

在張瑞看來,散官制度只是新設幾個官職而已,並不會消耗多少精力。

但真正開始規劃,張瑞才發現這其中牽扯之多,開創之複雜,遠超想象。甚至比高順推行軍樂改革,強化全軍戰力還要困難數倍。

從去歲秋天開始,禮部、民部、吏部就抽調了大量能臣幹吏籌劃這件事情,到如今秋天八月,時間都已經過去了一年有餘。

官員們十數易其稿,內閣數次駁回,甚至張瑞亦三次親自執筆批覆。

僅“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這一點,就使所有官員慎之又慎。

孔子這裡說的器是指禮器,名是指名爵。

但到了如今更多是指權位與權力的執行秩序。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濃墨重彩的為皇帝剖析了這段話。希望皇帝能“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

而其中道理,對任何君主都是一樣,君主是秩序的核心,授予特定個人以官職,賦予其一定權力,是非常慎重的事,必須由君主本人操作,不能假手他人。

這即所謂“為國者慎器與名,為家者畏怨重禍,俱慎名器,則下服其命;輕用怨禍,則家受其殃。”

俱慎名器,為國為家。使這項制度遷延了足足一年多的時間,才初步開始推行。

散官制度,還是借鑑了一部分九品中正制的內容。

最高從一品,最低從九品下。正一品官員,那是元代以後才有的。從大隋、到大唐、乃至大宋,都沒有正一品。唐朝的宰相尚書僕射也就只是正三品官。

張瑞抵制的是九品中正制的選官制度,以及其造成的世家門閥壟斷政治的惡劣後果。

但只說將官員劃分品級這一點,張瑞還是蠻欣賞的。哪怕到了後世,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也是對官員有等級劃分的。比如國家公職人員,便有二十七級區分。對應的唐朝散官,也有二十九級。

張瑞覺得攀升等級這件事還是蠻有趣的。從九品一路攀升到一品,會給人帶來巨大的成就感與事業感。

這一點,僅看各類玄幻小說、修仙小說便能略知一二。相當多的力量體系都是從九品開始往一品攀升,或者從築基開始,一路向飛仙攀升。

歸根到底,都是一個逐步升級的過程。這一點,看別人逐步升級都能給人帶來巨大的愉悅感,更何況親身投入其中。

二十九品散官制度下,官員們每次升官都會有一定的成就感。在升到頂級之前,幾乎不用考慮官員叛亂的問題。

聽說過正一品高官謀反的,的確很少見到從五品某位官員舉兵叛亂的。

相對於散官,正式為右將軍府處理軍國政務的官員則是職事官。

每個職事官都對應一個散官品秩以表明等級與俸祿。

右將軍府嫡系官員只要官職升遷,散官等級就會跟著一同升遷。

但若是買官,或者眭固這種投降的官員,一概都只授予散官,不授任何實職。

張瑞還未稱帝,所以對應的是從一品,開府儀同三司。

張瑞以下,六部中郎對應正三品,金紫光祿大夫。

而眭固從四品的朝散大夫,已經與各郡太守平齊。意味著,整個右將軍府與其地位相等的只有寥寥十餘人,地位超過他的更是隻有寥寥數人。

當眭固的地位傳開,長安豪族們欣喜若狂。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平時裡就很厭惡對右將軍府官員行禮。

一群粗鄙之人,因時得勢而已,卻要高貴的世家泰斗,向其恭敬行禮。一群眼高於頂的豪門族人,嘴上不敢說,心裡早已不知罵上多少回了。

如今終於有了這個散官制度,只要自己買了高階品秩,就再也無需向這群粗鄙蠻人行禮了。甚至,撕破了臉面,強行計較起來,一群普通官員,見到自己還需向自己行禮。當然,沒哪個豪族會願意走到這一步。

縣官不如現管,人家畢竟是職事官,大權在握。被逼行禮過後,找起豪族麻煩來,那幾乎一抓一個準。哪個豪族沒有一點齷齪事?只要對方鐵了心要查,不用一著對方行禮的豪族就得乖乖進入大牢。

在散官制推出一個月內,右將軍府的府庫裡就多出了七百多萬石糧食。比右將軍府專門設立的常平倉儲糧還要多。

與此同時,右將軍張瑞黑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黃天亂世

光鶩

籃壇大流氓

超級麥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