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令人豔羨的地主老財生活,漢末之幷州匪政,楊氏良家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末之幷州匪政
粟飯與黃豆算不上什麼美食,只是能讓人果腹。
後世常言:人不是為了吃飯而活著,而是為了活著而吃飯。
但這句話在當下並不適用,對普通百姓而言,一切的工作,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能吃飽飯。
吃飽飯之後,再說其他的事情才有意義。
張瑞摸了摸兩個孩子的腦袋,起身對白陶問道:“可有稅吏擾民?”
白陶連忙擺手,緊張的回道:“華陰官吏,一年只來一回。有里正陪同,絕不多收。”
“家裡存糧可還足夠?”
“去歲旱災,存糧不太多。但能買到。”
“有多少存糧?”
白陶便帶著張瑞走到私倉前,掀開艙蓋,讓張瑞親自觀看。
私倉內黃橙橙的粟米堆積,厚達數尺。
白陶笑容洋溢,說道:“這是兩石粟,此外還有一石豆,配以野菜、蔬果,勉強足夠某及妻子吃三個月。”
三個月?
張瑞立即推算出,三個月後就是冬麥收穫的六月。
三石糧食,對士兵而言,勉強足夠兩個月的消耗。
但百姓不同於士兵,會有大量的配菜。勤勞婦人在野菜當季時能挖數十斤野菜。此外蔬菜、水果,一個季度怎麼也能有數十斤。
所以這一家人的伙食,三個月合計能有六石左右。
符合白陶所言,不太多,但勉強夠用。
張瑞問道:“買三石糧食要花費多少銅錢?”
聞言,白陶一臉心疼的表情,說道:“某買這些糧食花費近百錢,如今一石卻只要二十七錢,多花費數十錢。”
張瑞好奇,問道:“近百錢,汝何來如此多銅錢?”
“去太華山下。”
太華山下。張瑞又聽到這個詞。
太華山下究竟有什麼?
怎麼所有人都將目光關注到了太華山下。
張瑞好奇的問道:“太華山下有何不同?”
白陶摸了摸後腦,說道:“某亦說不清。太華山下很大,很奇怪,與白底村很是不同。將軍還是要自己去看才能看清。”
張瑞點頭,自己來太華山下,就是要看看趙虞所說的人間勝景究竟是何模樣。
隨後張瑞問道:“今年地裡莊稼如何?”
說到這,白陶滿臉幸福,回道:“今年遵華陰官吏要求,種上了麥苗,據說畝產能高達三石。今歲風調雨順,麥苗長勢喜人。又賴將軍減免一半賦稅,秋收後糧食必然能堆滿倉庫。”
“種了多少畝麥苗?”
“某家分的是露田,某及妻子共有六十畝。考慮輪耕,某開墾有三十畝麥田。”
張瑞看了看白陶家的私倉,笑著說道:“若如此,需及時加蓋糧倉。三十畝麥田,減去繳納之賦稅,還剩下七十九石五斗糧食。汝這隻裝數石糧之糧倉,可裝之不下。”
聞言,白陶呆在了當場。七十九石五斗糧食?
那全家要吃多少年!
三石糧食吃三個月,七十九石五斗糧吃多久?七十九個月?是多少年?
一年十二月,兩年二十四月,三年三十三月,四年五十……隨後白陶便算不出來了。
但至少在五年以上!
糧食能存放這麼久嗎?
要是賣一些,扯幾匹布,為細君及兒女裁一身新衣,會不會被罵不會過日子。
自己就算了,褲子補一補,還能穿。哪怕有幾個補丁,那也是褲子。比之其他沒有褲子可穿的貧苦人家好上太多。
等白陶從美好憧憬中緩過神來,屋內已不見了右將軍府身影。驚詫的問道:“右將軍呢?”
一旁的妻子沒好氣的說道:“汝在想何事?右將軍跟汝道別,汝都沒有反應,著實失禮。也就右將軍大人有大量,不與汝一小人一般計較。”
“悔矣!”白陶悔恨的一拍大腿:“誠失禮甚矣。某適才在想,今秋收糧之後……”
在白陶一臉憧憬的與妻子暢想今秋之後的美好生活時,張瑞已經又走訪了數戶人家。
村裡其他莊戶的生活與白陶差距不大。略有的差別在於,白陶家種桑養蠶,其他人家除了種桑外,亦有人蓄殖,有人養牛,有人養豬,更多家庭則養雞鴨。甚至有一戶人家孩子的飯碗裡還有一個雞蛋。
可以看出,右將軍府治下百姓的生活,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改善。而太原、河東兩郡百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