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帝國雙壁,漢末之幷州匪政,楊氏良家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末之幷州匪政
張瑞耐心的在大殿內徘徊,每一名士子的卷子都會略看幾眼。
這是山河一統以來首次殿試,因而著實是英傑輩出。
張瑞也可以笑著感慨:“天下英雄,盡入我甕中矣。”
看關東學子試卷的好處是,關東受張瑞影響不大,能夠參與殿試的基本上都是那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文臣。
張瑞認識的名字極多,更有收攏歷史英傑的暢快感。
這些人中,有曹魏最精達事機,能肅清萬里的六位刺史之一的梁習。
有蜀漢四相之一的蔣琬,亦有奇偉著於江東的虞翻,以及曹魏頂級政治家、謀士劉曄。
此外在《三國志》中濃墨重彩的良臣蔣濟、王粲、涼茂、伊籍、董昭、高堂隆、陳震、高柔、杜襲、薛綜等人也盡皆在列。
隨著山河一統,這天下已經沒有其他勢力適合投靠,這些人想出仕就只能透過參與科考。
只是可惜,孟朝將來的史書上,很可能沒有他們的名字。
這是他們的不幸,卻是整個時代的幸運。
英雄輩出的時代,註定是一個不平靜的時代。只有時代的巨浪掀起,才會有那麼多英雄豪傑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
一個和平的國度,一個平靜的時代,大部分人都是默默無名,撫政一方,不應該被史書所銘記。
就像關西與關東的區別,關東風雲激盪,所以各位諸侯,各地太守,都被天下人所關注。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臣服或叛亂,將影響深遠。
而在關西,大部分太守的名字都不為人所知,甚至科考出現的那麼多能人英傑,也都在自己崗位上默默奉獻。
不是他們能力不如關東英傑,而是他們在平靜的關西,難以引起影響時局的巨浪。
當然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關西的大部分士子,張瑞都不認識。
張瑞巡視了一遍大殿,發現只要試卷工工整整,答案密佈的,基本上就是關西士子。
張瑞只認識一位涼州的文臣龐淯,還不是很出名,地位只能與龐德、許褚、臧霸、李典並傳。
等殿試結束,輔政大臣們批完試卷,成績遞交給張瑞時,果然沒出所料。
狀元是長安學宮的一名學子,李耀。
論及博學多識,長安學宮實在是佔盡方便。認真好學的學子能夠在各個學院旁聽,極大擴充套件知識水平,夯實基礎。
所以榜首出現不認識的名字,張瑞毫不意外。
除了向前微調了一下滿寵的名次,剩下的張瑞便沒有更改,讓禮部張貼皇榜。
孟朝尚武,真正讓無數人關注的科考還是武舉。
二月初四,雨過天晴。
此時長安風景最貼切那句唐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晨鐘剛剛響起,長安一百零八坊中就陸續有各式各樣的華美安車從坊門魚貫而出。
車上或裝飾著精美花紋,或掛著柔美的絲帶。不同氣味的花香,從一輛輛安車中飄出。
顯然坐在安車內的都是各家千金大小姐。
千萬不要以為長安城中高官顯貴無數,就有人會輕視新科考子。
事實上,越是在孟朝位居高位,就越知道武舉進士的重要地位。
可以說有武進士出身,就已經註定了將來會頭角崢嶸,富貴榮華。
長安十六衛大將軍,除了元老重將與極個別的不世出之猛將,數量最多便是出身於武舉的進士。
比如右千牛衛大將軍劉從鈞,左領軍衛大將軍徐庶,右領軍衛大將軍王銳,右侯衛大將軍典韋。
要知道關西大軍猛將如雲,二十萬禁軍,數十萬府兵,戰將上千員,有些人跟隨陛下征戰十餘年,卻止於中郎將一級。而出身武舉的這些進士,只用了短短几年就位居十六衛大將軍之位。
怎能讓人不驚歎?
隨著日後戰事逐漸減少,可以預料以後位居高位的必然是這些進士出身的將領。
誰能慧眼識珠,在這些進士中挑出一位賢婿,就能保整個家族數十年的安穩富貴。
所以在武舉的現場,圍坐的夫婦、少女,甚至遠多於青壯男子。
若不清楚緣由的外邦使臣見此場景,恐怕會誤以為孟朝連女子也熱衷於學習舞刀弄棒。
看著場內一位位或雍容華貴、或穿金戴銀的夫婦,張瑞就知道在座的恐怕都是長安城富貴人家家主。
若此時有歹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