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利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696 陳年真相1,華冠路,流利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她一時不注意,竟忘了將聲音壓低,說出三字才想起,連忙將聲音壓下了,“是什麼暗疾?”
“具體是什麼暗疾我並不知情,但我很確定,這暗疾讓申王絕無可能登上大寶。”鍾離徹道。
華恬沉默了,難怪皇子成年後皆離京,只有申王能留下來。
一方面,也許是權術平衡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許是老聖人心中對申王有些愧疚。
不過不得不說,老聖人這一手,太過精妙了。
申王留京,讓德妃和申王都以為有機會,所以拼了命和太子一脈針鋒相對。這麼一來,太子肯定得更加註意自身修養,又不忘和申王相鬥。在磨練中成長,太子的確越發的優秀了。
令人更加心驚的是,老聖人到底為何,不讓位高權重那幾個妃子有子嗣。
“聖人難道早就決定了帝位非太子莫屬?”華恬低聲問道。
為了不讓太子有真正的敵手,他不讓四妃生下子嗣。畢竟四妃的母族,每一個都非同一般。若是四妃有子嗣,再加上外戚支援,每一個都足以和太子抗衡。如此一來,太子要登基,那得殺出一條血路來。
華恬突然又想起聽到過的傳聞。老聖人當初登基便殺了無數兄弟才爬上去的。
難不成,老聖人因自身經歷,所以不希望皇子之間互相殘殺,才不讓四妃生下子嗣?
只要皇子之間勢力差別大一些,那麼便無人能撼動太子的地位,那爭一把的念頭,也就不會產生。
“只怕是的。”鍾離徹一邊說著。一邊搖頭。嘴角含著冷笑。
當初那些投在申王門下的權貴,若知道這個訊息,不知道心裡是什麼滋味。
這不是普通的壓錯寶。而是大錯特錯。
華恬心驚,她不由得想到禹王。
難道當初麗妃讓禹王妃一屍兩命,當中聖人也出手了?
他既然如此一心要培養太子,又怎麼能忍受禹王勢力漸大?
華恬想著忍不住搖頭。應該不是老聖人出手,若是他。豈不是他連麗妃華恬禹王暗地裡有聯絡亦知道?
“難怪淑妃的孩子千方百計要放到一個低份位的宮妃那裡去了。”華恬嘆道。
老聖人根本不讓四妃生下子嗣,德妃是個例外,不過華恬猜測,申王在德妃肚子裡時。可能就遭遇過什麼。
林貴妃知道此事,麗妃知道,淑妃自然也知道。她們門兒清。
林貴妃可能是看開了,對此並不在意。她在宮中安穩。一直做著貴妃,那麼林丞相一脈便穩如泰山。
麗妃受過情殤,只怕是自己心裡也不想要孩子。可她或許是重活過一場的,知道趙王之事,所以收養了趙王。
不過,按照這般推斷,麗妃應該是死在宮變成功前後,反正不會是宮變成功之後太長時間。因為如果是宮變成功之後許久,她肯定能知道趙王生母其實是淑妃。很顯然,她什麼都不知道,所以這輩子一心支援趙王,甚至為此將真心關懷她的禹王推了出去。
淑妃,她揣摩聖人的意思,得知聖人不會讓她們幾個生下子嗣,所以早早就謀劃了。或許當年趙王那位“母妃”根本不曾有孕,只是假裝。
淑妃一朵清純的白蓮花,她能裝、能忍,所以趙王一直由那位宮妃養大,她不但不插手,還極少見面。後來那位宮妃病逝,她估計來不及出手,就被一早就和趙王打好關係的麗妃搶了先,將人要了過去。
或許麗妃的做法,正中淑妃的下懷。畢竟淑妃母族雖然有勢力,但也比不上加上麗妃背後勢力的總和。
華恬猜測,只怕麗妃此人的為人和隱忍心機,都很讓淑妃滿意。
之後麗妃暗地裡頻頻出手,先是滅了長公主府,接著又將手伸到了西北軍營,並派人到青州山陽鎮。她的這些動作,應該是被淑妃留意到了。
麗妃手中有自己的孩子,所以淑妃對麗妃肯定異常關注的。當淑妃發現麗妃做的這些手段,仔細核查又沒找到原因,必然會產生許多懷疑。
憑淑妃的手腕和心性,她懷疑了再去探查,一定能查到什麼。
甚至,華恬猜測,淑妃甚至也猜到麗妃知道很多將來的事。所以在麗妃出手的時候,她會暗地裡鼓勁。反正麗妃知道將來的事,她對付的人肯定都是阻礙,她鼓動麗妃手段再厲害些,更是方便了趙王上位。
不過麗妃能用的人並不會太多,也不一定都很厲害,所以有時候淑妃自己暗地裡也會出手。她或許不知道具體哪些人會是趙王的阻礙,但她看麗妃暗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