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劍橋中國史:中華民國史(下),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謹慎從事,不違犯公平收租的

原則。太平軍叛亂以後,長江中下游各省人口銳減,地主一度相對地較弱,

收租有困難。②

一些 20 世紀的觀察家提出租佃正在消失,但在長江下游直到 20 世紀 20

年代或更晚些時候,土地仍然是有利可圖的投資。儘管地區間不盡相同(特

別是北方,租佃率低得很多),全國大約有 40%的農業土地出租。而且所有

權分配不均,大約 10%的人口劃分為地主或富農,佔有 50%以上的土地。①若

乾地區的詳細研究表明,在民國時期,地主的收租得到政府的幫助較多,而

租佃契約給佃戶的保障則較少。地租的負擔常常很沉重,但很難說租佃具有

任何一種經濟影響。

在清代和民國的大部分時間裡,農業經濟為相互勾結的地主上層人物(在

清代常為有功名的鄉紳)、商人和高利貸者所把持,這種論點更有說服力。②

這一階層透過地租、利息和價格機制,吸取了農民的全部剩餘。同時,透過

借貸和購買土地不公平地為農民的生計通融金錢,並透過購買商品作物,通

過向家庭手工業銷售原材料和購買其產品,把農戶與市場聯絡起來。這種經

濟迴圈關係雖然靈活,很可能已經阻礙一個新的階級,即富裕的農民,或其

他既有資本又有積極性引進技術改革的人的發展。人口的壓力和繼承人之間

均分土地的社會慣例,造成了佔有土地的分散,又進一步阻礙了農業財富的

集中。一般說來,農村的人要求穩定的安排,各個方面從中能夠保護而不是

擴大他們的利益。這樣一些模式很難打破。在市場結構的城市一端,有種種

類似的迴圈體制的模式。

中國商人在有刺激因素存在時,是很有企業才能的。寧波的方氏、李氏

及葉氏家族開創沿海貿易,而且在上海參與開辦對外貿易。江南絲商能很快

抓住大出口造成的機會。在 19 世紀末,有一個有進取精神的市場行為的突出

例子,是杭州金融家胡光墉對外商控制蠶絲出口價格的不成功的挑戰,他有

兩年收購杭嘉湖地區大量蠶絲,不讓其進入出口市場,終致破產。中國商人

① 格羅夫和周錫瑞:《從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第 408、412—413 頁;陳張富美和邁爾斯:《習慣法與

中國清代的經濟增長》,第 16—20 頁;馬克斯:《華南農民社會與農民起義》,第 76—90 頁;裴宜理:

《華北的叛亂者與革命者,1845—1945 年》,第 25—33 頁。

② 關於收租賬房(租棧),見村松祜次:《清末民初江南地主所有制引證研究》,《東方及非洲研究學院

學報》第 29 卷第 3 期(1966 年 10 月),第 566—599 頁;和弗蘭克?A。洛耶夫斯基:《蘇州租棧:晚清

的佃租管理》,《清史問題》第 4 卷第 3 期(1980 年 6 月),第 43—65 頁。關於佃租的減免,見洛耶夫

斯基著作,第 53—55 頁;馬克斯:《華南農民社會與農民起義》,第 338、362—363 頁;趙岡:《中國

明清土地所有制模式新資料——研究筆記》,《亞洲研究雜 志》第 40 卷第 4 期(1981 年 8 月),第 733

頁。關於太平軍叛亂的後果,見 格羅夫和周錫瑞:《從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第 417—418 頁和同時期

的新聞報道,如《申報》,1878 年 3 月 5 日第 3 版。

① 關於土地分配和租佃的估計數字,見周錫瑞:《數字遊戲,革命前中國土地分配的一篇筆記》,《現代

中國》第 7 卷第 4 期(1981 年 10 月),第 387—411 頁。

② 河地重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賣身師傅

愛之冰點

拯救那些炮灰弟弟[快穿]

飲鯨

王牌傭兵

開了

反轉魅力

天馬行空

一顆紅心交祖國[快穿]

田心隙光

親親復仇天使

中國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