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部分,劍橋中國史:中華民國史(下),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三個主要部分現在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語言文學。1919 年開始
採用選修課程,1922 年由教育部批准在全國推廣。1920 年北大還率先准許女
生來到一向是青一色男生的校園。②公立小學曾於 1911 年錄取女生,到 1920
年已成為全國性潮流。據中國國立大學報告,截至 1922 年,在 10535 名學生
中有 405 名女生。③
其他革新還包括 1918 年起草的幾項計劃,這些計劃旨在制定人文科學、
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法律等方面的本科教學計劃。蔡元培不得不使這些新
的教學計劃與有效的方法相適應。例如,組建法律系時,當時中國的司法制
度正在著手修訂,高質量的教師非常難得,蔡決定以“比較法律”為起點。
首先應聘的兩位講師是王亮疇和羅文幹,他們都是司法部的成員,不能受聘
為專職教授。如蔡元培後來所講的那樣,所有這些因素使開設每一門法學課
都極為困難。只是好幾年後,出現了王世傑和周鯁生這樣的法學家,一個合
格的法律系才得以建立。④在注意研究生的學習和研究時,蔡元培深受他在德
國的經歷的影響,在那裡他受到柏林大學和它的創始人威爾海姆?馮?洪堡
的鼓舞。在北大他的努力得到了熱情的支援,部分由於新的教師質量高,部
分也由於師生有討論學術問題的傳統,這種傳統可追溯到京師大學堂時代,
當時大部分學生都是有一定學識的成年人。①
北大在“五?四”運動中所起的領導作用,似乎再次肯定了青年學者和
國家命運之間的聯絡。20 年代初,北大作為一所大學,可以代表中國高等教
育發展的大方向:課程是按照現代西方普遍實施的訓練方針設定的,教師隊
伍具有學貫中西的背景,能超出本科課程繼續進行學習和研究。北大作為第
一所國立大學的地位,明顯地標誌著高等教育與國家建設的關係。更全面地
進行研究時,南京的國立東南大學(後改名中央大學)等其他主要大學的發
展應能提供有啟發性的比較和對照。
私立學校:南開。並不是所有的著名大學都與政府有關係。各種型別和
性質的私立學校紛紛成立,特別是在北京和上海以及一些省城。最著名的教
育家的活動例子是南開,這是張伯苓(1876—1951 年)領導下在天津成長起
來的中等學校和高等教育的聯合體。與晚清的許多現代教育先驅者相比,張
伯苓不是古典學者,而是一所現代學校——北洋水師學堂的優秀畢業生,當
時他只有 18 歲。然而 1898 年中國海軍基地威海衛成為英國的租借地,張目
睹中國國旗降落和英國國旗升起,斷然結束了他的海軍生涯。極度的羞辱給
予他以創傷性的打擊。離開海軍時,他發誓要獻身於教育這條“自強之路”。
②如他在回憶錄中談到的那樣:“南開學校誕生於災難深重的中國,所以它的
目標就是要改變舊的生活習慣,培養救國青年。”教育家的任務就是清除中
國衰敗的五大弊端:體弱多病,迷信和缺乏科學知識,經濟貧困,由缺乏集
② 陶英惠:《蔡元培與北京大學(1917—1923)》,第 291—296、297—298 頁。
③ 傑西?格雷戈裡?盧茲:《中國教會大學史 1850—1950 年》,第 136—137 頁。
④ 陶英惠:《蔡元培與北京大學(1917—1923)》,第 296—297 頁,和蔡元培任北京 大學校長時的自述,
同上書,第 276 頁。
① 羅家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